很多人覺得女人就應該結婚后,需要承擔很多的義務,但是著并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獨立的女人一定會幸福。因為她跟戀人相愛時,可以兩個人一起幸福;不愛時,她也有能力讓自己幸福。
01
女孩子不買不對,買也不對?
最近,杭州的C先生被婚房的事困擾著。他想跟女友合伙購買婚房,覺得一人出一半資金是最理想的狀態。但他女友堅決不肯,說要“婚房各買各的,買完再準備結婚”。
如果分開買,就意味著兩人都得背上更多的房貸。
C先生覺得女友的行為很不可思議,他吐槽:她怕一起買,萬一分手了不好分。我把所有方案都考慮了,肯定不會讓她吃虧,她就是不肯,也不曉得她啥邏輯。
對于C先生的“困擾”,有受訪者表示:誰都不圖誰什么才是婚姻。而且,買房為什么一定要靠男人呢?
網友的態度也一面倒: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女孩子最好有一套自己的房,這是以后的底氣。
也有網友替女生抱不平:“女孩自己買房也要被罵?”
確實,有時男生對女生的要求是矛盾又自私的。女孩沒房時,就趾高氣揚:知不知道我們男人壓力有多大!女孩主張自己購房時,又說女孩的想法不可思議。
所以女生應該怎樣做呢?
C先生說以后感情真出問題,肯定不會讓女友吃虧,我覺得這話說得太滿了。很多婚姻走到盡頭,屆時夫妻二人都無可避免地擺出一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姿態,哪還記得當初的承諾。
我覺得女孩如果有條件,婚前就應該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因為那是自己的底氣,也是退路。
然而,現在社會仍然有很多人跟C先生一樣,對女生自己購房存在著偏見。
02
世俗的偏見:女人不應該自己買房
“作為一個30歲的女人,沒有一分錢存款,哥哥結婚的房子首付是我出的,還貸也是我,連生孩子的錢都是我出的。”
這是電視劇《歡樂頌》里樊勝美說的一段令人心疼的臺詞,也是現實生活中一些女孩的真實寫照。
有些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他們覺得女兒可以存錢給哥哥或弟弟買房,但就是不能給自己買房。
而另一些父母即使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但對女兒想要自己買房,也并不是支持的態度。他們覺得女孩子以后找一個有房子的老公就行了,干嗎要浪費錢自己去買房?
朋友當初要在廣州買房的時候,她父母就是不同意的。
他們的理由是,你現在要做的是找一個有房的男友談婚論嫁,而不是自己單獨湊首付背房貸。
買房是朋友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所以即便父母不同意,她還是堅持去看房。
她父母見女兒態度堅決,就跟女兒鬧,說她如果有閑錢,不如幫襯下弟弟。
朋友見父母如此偏心,脾氣就來了:我的錢每一分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憑什么要拿去貼弟弟?弟弟想要買房他可以自己努力。
最后,她父母妥協了。后來,他們跟朋友說,也不是一定要她幫弟弟,弟弟的婚房他們能搞定。他們只是覺得女孩子不應該太獨立,這樣找不到好男人。
女人婚前買房就找不到好男人了嗎?不是的!恰恰是有了自己的房子才更容易遇見愛情。
03
房子可以讓女孩子守住底線
不用為了房子屈就了愛情
麗萍剛過30歲的時候,在家人的催促下頻頻相親。但相親的結果往往是她覺得可以試一下的,別人覺得不合適;別人想進一步發展的,麗萍又覺得不適合。
這樣一來二往,兩年過去了,麗萍還是單著。而她的父母越發著急,四處找人物色,在親戚的朋友的鄰居的介紹下,麗萍認識了一個家里有兩套拆遷房的無業游民。
麗萍覺得父母這是病急亂投醫,這樣的男人能嫁嗎?但她父母的想法不同,他們認為男方再不行,也是有房一族,而且還有兩套。于是他們想著法子去說服她。
他們說男方只是現在沒工作,結婚后就會出去找工作了,他們還說年紀不小了,愛不愛這些就不要再計較了。
但麗萍不僅是不愛,這樣的男人她連搭伙過日子也不愿意。她明顯感覺到男方的高姿態,即使他沒工作,而她有一份不錯的工作。
結婚是一輩子的事,她不愿意就這樣屈就。
她拒絕了,然后開始物色房子。周圍的人都無法理解麗萍的行為,她說:“我不會為了房子屈就愛情。如果找不到適合的,我就跟房子過一輩子好了。”
后來,麗萍買了房子,說來也怪,周遭說她嫁不出去的聲音小了,而那些三姑六婆見到她也不再不停地催她結婚了。
再后來,麗萍遇到了對的人。談婚論嫁的時候,因為雙方都有房,省了很多麻煩。
《溏心風暴3》里有句臺詞:做人最緊要有頭家,有瓦遮頭,安居樂業。
“有瓦遮頭”是人們普遍的心理需求。
所以很多女孩選擇男朋友首先想到的是對方是否有房子,而不是自己是否愛他。
當真遇見了愛情,又會因為對方是否有房的問題猶豫再三,甚至放棄。
也會因為家人的意見、現實的壓力等,最終選擇一個自己不愛的,但是有房的男人,過著湊合的婚姻生活。
但如果你自己有房的話,就不需要顧慮太多的問題,你只需耐心地等待那個你愛而他又愛你的人出現就行了。這樣你們的愛情也不需要承載太多的附帶條件。
04
房子是女人的底氣、女人的退路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女人跟老公吵架,凌晨四點帶著女兒在大街上漫無目的地游走。
底下一片評論:回不去的娘家,待不下的婆家。不少網友表示感同身受。
很多女人結婚后,以為自己會多一家人,老公的家也會是自己的家。其實不一定,當夫妻恩愛、婆媳和諧時,婆家才是你的家。要不就只有寄人籬下的感覺,不知道哪天會流離失所。
有個同學說她有一段經歷畢生難忘,有次跟婆婆吵架,她婆婆竟指著她的鼻子說:這是我們的家,你滾。
那天同學二話不說收拾衣服住酒店了。同學說離家出走那一刻因為太過生氣,并沒有哭。但到了酒店,看著空空的房間,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她從沒有感到如此的孤獨無助過。
為什么不回娘家?因為臨近過年,她不想父母擔心。結果她在酒店住了兩天,老公才遲遲去接她回家。
同學說經過那次之后,她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自己賺錢買一套房。這樣她面對不公平對待時,可以挺著胸去理論,而不是怕無處可去,選擇委屈自己。
亦舒說:“生活上依賴別人,又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不可能的事。”
女人經濟上如果不獨立,跟婆家人談尊重,多少會有些底氣不足。
關于女孩子是否需要買房子,有網友說了一段很中肯的話:如果幸福生活一輩子,確實不需要女孩子買房。但如果不幸呢?如果兩個人吵架,你去哪里?回娘家讓他們知道你又吵架了?住酒店,如果他一直不來找你,你能住多久?如果鬧到離婚,按現在的婚姻法,你很可能沒房子,到時住哪?
有自己房子的女人,意味著無論什么時候、什么境況都有自己的容身之所。這樣,艱難的時候,她有喘息的地方;面對不幸時,離開的腳步也會果敢些。
獨立是女性永恒的話題。無法獨立的女人是否會幸福,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獨立的女人一定會幸福。因為她跟戀人相愛時,可以兩個人一起幸福;不愛時,她也有能力讓自己幸福。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