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名人創業的成功案例,每一個都是很勵志的,那么名人創業勵志故事成功案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創業勵志故事成功案例:沈南鵬的發家史
從創立攜程如家,到2萬億的“風投之王”
對于挑選潛在的成功創業者,沈南鵬有極其獨到的眼光,和一套完善的評判標準。他曾經在一次演講中強調了“職業精神”的內涵,對打造成功企業的重要意義。可以看到,這是他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之一。
美國紅杉的理念是專注于買“賽道”,但沈南鵬把中國互聯網的大半個場子全“買下來了”。數據顯示,紅杉中國的基金總額僅300億人民幣,但投資組合中已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已達2.6萬億,沈南鵬,身價也已經達到18億美元。
從創立攜程如家,到2萬億的“風投之王”,他才是真正的超級霸主!
投資一家企業時,企業的一把手、團隊和商業模式,沈南鵬認為:判斷創業者時不僅要看能力、技巧,還要看他是否具備正能量。也就是說投資最重要的是人,精神比能力更重要。
沈南鵬的傳奇人生
沈南鵬: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攜程旅行網和如家連鎖酒店的創始人;“福布斯20xx-20xx年度全球最佳投資人”榜單中排名第一的華人投資者;北京股權投資協會副會長;上海浙江商會常務副會長......
沈南鵬傳奇的經歷還有很多很多。
學習生涯:1985年,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首屆(85級)免試直升的試點班學生。1989年,獲得上海交通大學學士學位,并到美國學習,先在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后報考了耶魯大學的商學院,1992年在耶魯取得碩士學位。
海外經歷:耶魯大學碩士畢業后,進入花旗銀行美國工作。1994年,回國加入雷曼兄弟亞洲公司,負責中國的投資銀行項目。1996年至1999年,任德意志銀行的董事兼中國資本市場主管,負責中國的債務資本市場。
國內創業:1999年,創立攜程旅行網,任董事長,同時,擔任公司總裁及首席財務官職位。20xx年12月9日,率領攜程旅行網在納斯達克上市。
20xx年,沈南鵬創立如家連鎖酒店,擔任創始人及聯席董事長。20xx年10月26日,帶領如家連鎖酒店在納斯達克上市。20xx和20xx年,沈南鵬以個人身份成為易居中國和分眾傳媒的天使投資人和董事。
風險投資:在金融危機的新環境下,20xx年沈南鵬領導的紅杉資本在科技和傳統領域選擇有高速增長潛力的公司進行投資,同時帶領旗下多家投資企業分別在紐交所、香港主板和國內A股成功上市。
同時,促成新浪房產頻道和易居中國合并,使易居中國于20xx年8月8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20xx年12月,沈南鵬領導的紅杉資本幫助曹國偉為首的管理層完成了中國第一門戶新浪網的控股收購 。
沈南鵬對投資的看法
近日,20xx年諾亞財富第六屆私募股權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論壇現場,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諾亞財富股東沈南鵬分享自己對投資的看法。
風口與機遇:風口也就是機遇,看準風口,把握機遇。做投資,是看長期趨勢和未來,不是短期熱點。有些風口可以產生長期的價值,適合投資,有些卻不會。這就需要靜下心來做大量分析。
投資,并不是要去人多的地方:人多的地方就是好的嗎?投資,并不是要去人多的地方,相反,人云亦云很容易出問題。
過去幾年,電子商務和O2O是行業投資熱點,在上千家公司里,真正能給投資基金帶來巨大回報的公司并不多,電子商務可能不到10家,O2O也差不多。當很多投資人都關注某個行業、錢不斷涌入的時候,創業者之間的競爭加劇,就難以靜下心來認真打造產品了。
差異化投資:紅杉資本其中一類投資是把海外優秀的產品和服務引入到中國來,在中國落地。這件事情比很多早期投資復雜的多。這個過程越復雜、競爭就越少,也沒有同質化問題。
當你的投資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是非常復雜的時候,差異化就形成了。到今天為止,紅杉的成功案例,無一不是投前投后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想要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就必須有理性的分析和研究。無論是100萬美元,還是1個億,每個投資背后的工作都是一樣的,都必須建立在對行業有深入、全方位的研究之上,必須落實到大量數據和事實的調研之上。
最大的挑戰是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每一個新的行業,就可能需要新的方法論。
如何判斷一個企業家:最后,無論是風口也好,長期趨勢也好,在投資中,找到龍頭企業和龍頭企業家,至關重要。判斷企業家的能力和潛力沒有捷徑,最重要的是花足夠的時間和企業家接觸,了解和結成朋友。
沈南鵬認為,創業家精神比能力重要
從親手操盤運作攜程、如家的上市成功,到慧眼識英雄,挖掘京東、美團、大眾點評、聚美優品等一系列為人熟知的互聯網企業,沒有對互聯網、對企業家精神極其深刻的理解,完全不可能從如此眾多的創業者之中,挑選出這么多具備強大領導力的成功者。
沈南鵬認為,創業家精神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忽略了“職業精神”的重要性。沈南鵬認為職業精神體現在5個方面:
1、專業的知識和能力:管理者、領導者必須在行業里面成為專家,對于一位有志成為管理者、領導者的人來講,知識應該是多方面的。當走到一個中高層管理位置的時候,可能也要了解財務,這就需要參加一些像EMBA、FMBA這樣的課程,提升自己的管理、領導力。
2、團隊精神:團隊之間建立信任、尊重以及體諒。這在團隊精神訓練中,是非常重要的。而體諒這個詞非常重要,盡管它放在最后。當你的同事因為種種原因沒能達到大家期望值時,你要給他一些理解,同時給他尊重和鼓勵,能夠讓他把落后的地方補起來。
3、價值觀:善待家人、善待同事,這是價值觀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你對待客戶、合作伙伴的態度是怎樣的?你對周圍的朋友、家人是怎樣的?如果過度營銷或欺騙客戶,盡管可能在短期內能夠達到某些目標,但這些最終都會損害公司和你自己。
4、責任心:每個人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每個細小的工作,都要有最佳完成任務的責任心。一些看起來很細小的問題,用心去做,效果就會大大不同。做為一家投資銀行的專業人士,必須把最好的內容和形式呈現給客戶,這是職業精神的一部分。
5、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巨大的時間壓力下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商業社會中的很多問題必須要想出創造性的方法解決問題,因為沒有現成的答案,這是考驗一個人的專業能力。并且解決問題往往是在巨大的時間壓力下完成的,這是商業社會中經常碰到的。
在紅杉,接待來訪的創業者時,我們希望做到在跟每位創業者交流的那段時間里,不接打電話,不看微信,不管來訪的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這個細節雖然很小,但表現出的卻是對創業者的尊重。既然是會議,就必須集中精力地與創業者探討,因為他是全身心投入的,而且可能準備了好幾天來和我們討論。這樣的職業態度恰恰展示出一個公司的風貌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從20xx年到20xx年的8年多時間里,紅杉中國共涉足了14個行業的投資,累計投資200多個項目。“從今天向后看20xx年,如果中國的500強企業中,能有那么10家、20家行業指標型公司是紅杉投資的,那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功。”沈南鵬如是說。
游走于美國、中國之間,沈南鵬發掘著各行各業最新的商業模式;穿梭于歷史、現狀和未來之中,他帶領團隊一起尋找最具潛力的投資機會。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最大的工作,就是幫助各個領域的優秀企業快速成長。
名人創業勵志故事成功案例:6年狂賺150億,征服了全球!
也許你沒聽過這家公司,但你很可能玩過他家的游戲,在只有6個員工時,他家就創造了全球第二賺錢的游戲部落沖突,僅次于英雄聯盟。
目前僅180個員工,每人卻創造3000萬年利潤,這就是騰訊斥資86億美元收購的Supercell。
從無名走向神壇,這是一群絲逆襲的故事,故事開始于20xx年,開始于這間不足30平米的小房間,6年前,這家公司向芬蘭政府借了50萬元創業,6個人創立了這家小小的游戲公司,辦公桌是從廢品回收站淘來,CEO的電腦擺在一個紙箱上。那個時候,Facebook以及PC端網頁游戲是最熱門的,所以他們的第一款產品也是這個類型。
但從市場反饋來看并不成功,第一款游戲只能宣告夭折。
當時,蘋果剛剛發布了第一款IPAD,與諾基亞不同的是,Supercell并沒有選擇輕蔑,在他們看來這就是機會,并立馬確定了“移動為先”的戰略。
劇情的轉折點在20xx年的夏天。Supercell的兩款手游產品在加拿大地區開測,從此開始走向人生巔峰——那兩款產品名叫《部落沖突》和《卡通農場》,它們讓無數依靠復制模仿強身的游戲廠商們瞬間吃癟。
20xx年聯合創始人Veli 和 Timur 見證《卡通農場上線》,《部落沖突》在20xx 年的8 月正式全球上線。上線后,迅速占據App Store 游戲收入排行榜前三名半年之久。《部落沖突》和《卡通農場》為Supercell帶來日收入250萬美元的成績。20xx年Supercell被福布斯稱為成長最快的游戲公司!
引領國際手游
與此同時,國內手游市場也是一片紅火,創業者及各路資本紛紛投身手游。20xx年也被稱為手游元年(有沒有想起VR元年的稱號)。但隨著泡沫的破裂和資本寒冬的到來,很多游戲公司都被打成了渣渣。
但Supercell卻創下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嘆的數字:20xx年營收5.7億美元,20xx年營收17億美元,20xx年營收23.26億美元!
牛x不在人多 小細胞的大能量
年收入幾十億美元,你可能會以為,Supercell已經是個國際化大公司。國際化是肯定的,Supercell的員工中有30多個國家國籍。不過它卻不大,很難相信年營收23億美元的公司目前只有180人。
招更多的人未必能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反而容易滋生“大公司病”,這在國內許多游戲廠商身上已經暴露出來。繁復的管理流程、大量內耗甚至對權利的爭奪,都嚴重制約了創意的誕生。Supercell顯然意識到了這點。因此它的理念很簡單:找到優秀的人才來打造優秀的游戲,把繁雜的管理制度扼殺在萌芽中!
Cell的意思是“細胞”,也代表著Supercell的結構特點——公司由許多小團隊組成,它們有充分的獨立性來決定要開發什么類型的產品,聚合在一起后,就成為了一個“超級細胞”。扁平管理加開放式的工作分配,找到優秀的人才來打造優秀的游戲,同時讓繁雜的管理制度通通滾蛋!這是Supercell的理念!
“由于團隊非常小,就迫使你只能專注,做最必要的事情,而對于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優秀的玩法。”—— Supercell的CEO埃卡•潘納寧
成功就是敢于舍棄
許多人不知道,在4款產品大紅大紫的背后,Supercell砍掉了14款游戲,即便它們在許多人眼里都已能算A級產品,但Supercell認為它們還不夠優秀。讓更為驚訝的是,Supercell每砍掉一款游戲,就會舉行香檳慶祝分享會。在Supercell看來,放棄并不可惜,更不可恥。當發現產品缺乏成功保證時還繼續對其投入,才是最大的資源浪費,直接棄坑是明智之舉。為了1款產品的成功,他們愿意背負N款產品的失敗。
“失敗的次數一定比成功的機會多。如果失敗的不夠多,就意味著沒有承擔足夠的風險。對創意團隊而言,不能主動承擔風險才是最大的風險。”——Supercell的CEO埃卡•潘納寧
更大的野心,更遠的目光
20xx年,Supercell 在東京和首爾的工作室正式成立,開始了它的國際化征程。20xx年10月,Supercell 與軟銀達成合作,軟銀注資15 億美元,收購公司51%的股份。20xx年,軟銀又購買了Supercell公司額外22%的股份,使得Supercell公司的估值達到了55億美元。
20xx年6月21日,騰訊斥資86億美元收購收購日本軟銀集團旗下游戲公司 Supercell 的股份及其員工,收購后占股約 84.3 %。這一收購事件使得 Supercell公司的估值新評超100億美元。
冒險不僅僅局限與游戲創作,他們同樣擁有很大的商業野心。他們的目標是要成為一家全球化的游戲公司,讓全球數十億智能手機的用戶都能夠玩上他們的游戲。
埃卡·潘納寧說:“我們的夢想是做一款被人們記住的游戲,如果表現足夠好的話,希望他們可以玩上十多年,而且我們也希望打造一個可以存在數十年的公司。”
名人創業勵志故事成功案例:“街邊攤”變自營品牌
“夫妻店”是很多小本創業者的初始形式,梁素萍和耿俊杰就是這樣一對共同創業的夫妻。兩口子剛結婚就開始創業,先是男主外女主內,后是女主外男主內,經過一次次換項目、找商機,終于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項目,也找到了創業成功的經驗:要成功,不能總換跑道。
老公創業虎頭蛇尾愛轉行
“其實我們的第一個項目如果堅持到現在,應該已經成功了。”剛開始創業時,大男人耿俊杰是家里的“方向盤”,性子有點急的他雖然辦事效率高,但總愛換跑道,開始創業的十年,他帶著梁素萍換過了好幾次“飯碗”。
1993年,他投資30多萬元,開了一家壓縮板廠,在經營17個月后,耿俊杰沒有堅持把生意做下去。
1998年,鄭州的一處紡織廠倒閉,耿俊杰接收了廠里的設備和材料,他發現,廠里制作的產品封口線利潤空間很大,于是把廠子轉成了一家工業用線廠。不過,沒過多長時間,廠里經營出現困難,耿俊杰選擇了放棄。
沒過幾年,接手耿俊杰的壓縮板廠和工業用線廠的親戚都干得不錯,生意走上了正軌,看著他們都當了老板,耿俊杰開始自我反思。
“看來我做事有點虎頭蛇尾,創業過程中一旦遇到些困難,便想著要放棄,堅持不下來。”耿俊杰決定,發揮自己實干的優點,把“方向盤”交給妻子梁素萍。
老婆掌舵夫妻倆堅持開發“尾料”
20xx年,曾在廣東服裝廠打工的梁素萍發現了一個商機:一些國際品牌的服裝生產廠商低價出售制作服裝用剩下的“尾料”,這些剩下的面料不僅質量好,有的還能做成童裝和家居服,能夠“變廢
為寶”。
“我們與耐克、阿迪和一些家紡品牌簽訂合同,收購他們的剩余面料進行加工,做成的服裝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兩口子先是在開封擺地攤,幾塊錢一套的純棉衣很受工薪族的歡迎,不少顧客回家穿上舒服還變成回頭客,向親戚朋友推薦。
20xx年,梁素萍掌握的創業“方向盤”又進行了一次提升,她和耿俊杰參加了鄭州市創業指導中心的SYB培訓,同年6月份,他們開始打造“康約服飾”品牌。
共同創業“街邊攤”變自營品牌
初期創業時,耿俊杰笑稱自己只是“馬路天使”,在鄭州、開封的一些馬路街道擺地攤兒,銷售“尾單面料服裝”。“成本4元錢的,銷售價才5元,成本8元的,賣10元。”不僅利潤低,而且還很累人。
“有一次,他抱怨說生意不好做。他給自己定下目標,如果一年盈利不夠5萬的話就不做了。結果那一個月我們就盈利了5萬,這成了我們創業的第一桶金,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創業信心。”梁素萍還在短信上鼓勵丈夫:“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我們永遠不能選擇放棄。”
20xx年,創業的曙光初現,夫妻兩人在中牟有了自己的廠房,員工已達到30多人,耿俊杰負責服裝生產和運輸,梁素萍負責銷售環節,兩人分工明確,已經由小型的“夫妻店”打造成省內第一家專做尾單面料的平價服飾品牌。
創業經驗不換“跑道”才能達標
“我們現在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經營模式,今后的計劃是通過貸款擴大生產規模,同時打造我們自己的平價尾單服飾賣場。”梁素萍說,現在他們已經在國內幾個城市設置了代理,下一步的任務是增加生產能力,做自己的品牌。
“總結經驗,創業不能換跑道,看看以前我放棄的項目,現在都做得挺不錯的,如果我那時候堅持下去,應該成功得比現在早一些。”耿俊杰說,不過,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最珍貴,“如果沒有這種對比和總結,這個項目也不一定能堅持下來。”梁素萍說,不要“換跑道”,是他們最珍貴的創業經驗。
熱門專題:- 评论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