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夢不覺寒
你的每一次努力都不會白費
他出生在陜西一個貧窮落后的山村,父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因為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靠莊稼帶來的收入微薄,父母帶著他和哥哥舉家遷往新疆,做起了販賣蔬菜的生意。經過辛苦打拼,一家人終于在新疆覓得了安身之所。就在生活日趨好轉的時候,一場橫禍突然襲來:母親遇車禍,不幸身亡。這對于年幼的他,是多么無情又致命的打擊,一個正需要母愛滋潤的孩子,如何能承受得了這與年歲不相符的悲痛?在那個大雪紛飛的寒冬,他撕心裂肺地哭喊著,刺骨的寒風回旋著他悲愴的哭聲,綿延不絕……
每晚,他挑燈夜讀,筆耕不輟。苦心經營著心中那個瑰麗的文學夢,直至參加了征文大賽,一鳴驚人獲得了詩歌組一等獎,他的夢想終于開花結果。大學期間,他發表了數百首詩歌、獲了很多獎。畢業后,他入報社工作。繼續與文字肌膚相親。他說。那些沒有母愛陪伴的歲月,是夢想一直在激勵他,是詩歌稀釋了他內心的孤獨和傷痛。夢猶如陽光般溫暖的觸角,給予了他無與倫比的幸福感。
我想起我的父親。父親是地道的農民,本習慣了與土地親近,但是為了提供我和弟弟昂貴的學費,他毅然遠去他鄉,開始了艱辛的打工生涯。年末回鄉,發覺父親蒼老了許多,頭上的白發漸漸多了。臉上的皺紋也加深了。想必是在外承受了太多的風霜和勞累,我不禁心生憐惜。可是當父親拿出辛苦一年的血汗錢,向我們講述在外的生活時,我分明從父親喜悅的眼神中,讀出了他的歡欣與期待。我知道,父親當年未曾實現的大學夢,正是寄托在了我和弟弟身上。他的信心和努力,因著這個夢想的溫暖,從未冷卻。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的作者趙美萍,她只有小學文憑,經歷了苦難的童年和陰暗的雨季,多年來一直孜孜不倦地堅持自己的文字夢想。最終從打工妹蛻變為國內某著名雜志的記者、編輯。當眾多讀者問及只有小學文憑的她是如何走出人生的低谷時,她微笑從容地答道:“有夢不覺人生寒。”
人的一生里,總要度過一個個漫長而寒冷的冬季。有著無盡的平淡,有著焦灼的等待,有著彷徨的無奈。但有些東西一直在支撐著我們,仿佛一直走在云淡風輕的日子里,讓我們想到了美好,看到了希望。因為,我始終銘記,人生有夢不覺寒。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