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知道失敗和成功間的差距是多么得小。它們之間只相差了一個詞的距離,那就是膽怯。依靠堅持和信念必然可以讓人從失敗走向成功。以下是勵志人生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于從失敗走向成功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從失敗走向成功故事1: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是美國耶魯大學的哲學博士。他除了在教學著書上頗有成就外,還是一位杰出的演講家,每年有數百場人生哲學講座。傅教授應邀在央視的《百家講壇》講《孟子的智慧》,在各大媒體講《易經》《老子》《莊子》等,反響強烈。四川汶川地震后,他親歷災區,多次進行公益演講。
成功的對手我目睹過傅教授演講的風采。他風度儒雅,廣聞博見,最深奧的道理經他詮釋后,也變得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演講時,傅教授從不看底稿,仿佛是聊家常,娓娓道來。語言之簡練,措辭之嚴謹,讓人嘆服。我常常想,如此了得的口才,是天生使然,還是后來練就的呢?
沒想到這個問題傅教授自己提出來了。一次演講中,他謙虛地說:有人問我,傅教授,你的口才還可以啊。傅教授說,也許大家都沒有想到,我小時候有很嚴重的口吃。
原來,傅教授小時候因為模仿別人口吃,自己患上了嚴重的口吃。8歲到17歲,他在公開場合沒有講過一句話。他最怕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一回答問題,課堂上就會笑成一片,連老師也忍不住發笑。直到18歲,他才進行了正規的糾正與訓練。在一次小學同學的聚會中,有同學問他,你有沒有怨恨小時候我們對你的嘲笑?他回答,其實我很感謝命運給我的這個十字架。因為口吃,他無法與人溝通,交不到朋友,只好在學習上格外賣力。從小到大,他的成績非常好,每次都是第一名。從初中到在美國讀博士,他都靠著獎學金生活。因為口吃,他比別人更深刻地感受到語言的重要。當終于可以流暢地表達時,他無比珍惜自己說話的機會,希望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別人都愿意聽,都聽得懂。
是口吃造就了他,讓他取得日后的成就,成為享譽東南亞的演說家。其實我們不難想象,對一個孩子來說,口吃足以擊倒他,讓他自卑自閉,從此一蹶不振。幸運的是,他憑著倔強與勇敢,跨過了口吃的障礙,讓人生擁有了成功的輝煌。
成功的對手是障礙,障礙無處不在。而真正的勇者,跨越障礙的過程,就是為成功獲得更多動力的過程。
從失敗走向成功故事2:
華羅庚中學畢業后,因交不起學費被迫失學?;氐?a href="http://www.cdkhsjzp.com/huati/jiaxia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家鄉,一面幫父親干活,一面繼續頑強地讀書自學。不久,又身染傷寒,病勢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卻留下了終身的殘疾———左腿的關節變形,瘸了。當時,他只有19歲,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絕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雙腿后著兵法的孫臏。“古人尚能身殘志不殘,我才只有19歲,更沒理由自暴自棄,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青年華羅庚就是這樣頑強地和命運抗爭。白天,他拖著病腿,忍著關節劇烈的疼痛,拄著拐杖一顛一顛地干活,晚上,他油燈下自學到深夜。1930年,他的論文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這篇論文驚動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以后,清華大學聘請華羅庚當了助理員。在名家云集的清華園,華羅庚一邊做助理員的工作,一邊在數學系旁聽,還用四年時間自學了英文、德文、法文、發表了十篇論文。他25歲時,已是蜚聲國際的青年學者了。
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自尊的人,能夠奮發向上,自強不息,征服挫折和失敗,在挫折與失敗中獲得成功。而喪失自尊的人,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往往自暴自棄.自輕自賤的人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不行了,從而放棄了努力奮斗。所以沒有自尊的人,是不可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
從失敗走向成功故事3:
“牛仔大王”李維斯的西部發跡史中曾有這樣一段傳奇:當年他象許多年青人一樣,帶著夢想前往西部追趕淘金熱潮。
一日,突然間他發現有一條大河擋住了他前往西去的路??嗟葦等眨蛔韪舻男腥嗽絹碓蕉?,但都無法過河。于是陸續有人向上游、下游繞道而行,也有人打道回俯,更多的則是怨聲一片。而心情慢慢平靜下來的李維斯想起了曾有人傳授給他的一個“思考致勝”的法寶,是一段話:“太棒了,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又給了我一個成長的機會。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于是他來到大河邊,“非常興奮”地不斷重復著對自己說:“太棒了,大河居然擋住我的去路,又給我一次成長的機會,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果然,他真的有了一個絕妙的創業主意擺渡。沒有人吝嗇一點小錢坐他的渡船過河,迅速地,他人生的第一筆財富居然因大河擋道而獲得。
一段時間后,擺渡生意開始清淡。他決定放棄,并繼續前往西部淘金。來到西部,四處是人,他找到一塊合適的空地方,買了工具便開始淘起金來。沒過多久,有幾個惡漢圍住他,叫他滾開,別侵犯他們的地盤。他剛論理幾句,那伙人便失去耐心,一頓拳打腳踢。無奈之下,他只好灰溜溜地離開。好容易找到另一處合適地方,沒多久,同樣的悲居再次重演,他又被人轟了出來。在他剛到西部那段時間,多次被欺侮。終于,最后一次被人打完之后,看著那些人揚長而去的背影,他又一次想起他的“致勝法寶”:太棒了,這樣在事情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又給了我一次成長的機會,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他真切地、興奮地反復對自己說著,終于,他又想出了另一個絕妙的主意賣水。
西部黃金不缺,但似乎自己無力與人爭雄;西部缺水,可似乎沒什么人能想它。不久他賣水的生意便紅紅火火。慢慢地,也有人參與了他的新行業,再后來,同行的人已越來越多。終于有一天,在他旁邊賣水的一個壯漢對他發出通牒:“小個子,以后你別來賣水了,從明天早上開始,這兒賣水的地盤歸我了。”他以為那人是在開玩笑,第二天依然來了,沒想到那家伙立即走上來,不由分說,便對他一頓暴打,最后還將他的水車也一起拆爛。李維斯不得不再次無奈地接受現實。然而當這家伙揚長而去時,他卻立即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再次強行讓自己興奮起來,不斷對自己說著:太棒了,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又給我一次成長的機會,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他開始調整自己注意的焦點。
他發現在來西部淘金的人,衣服極易磨破,同時又發現西部到處都有廢棄的帳蓬,于是他又有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把那些廢棄的帳蓬收集起來,洗洗干凈,就這樣,他縫成了世界上第一條牛仔褲!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最終成為舉世聞名的“牛仔大王”。
如果我們只知道說那句話,那就成了不折不扣的阿Q;如果我們把那句話作為我們走出沮喪的警句,轉變面對失敗時的心態,換個角度思考、行動,成功的就有可能是你、我、他!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