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會喜歡找一些關于勵志的名人小故事來看,那么關于勵志的名人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勵志的名人小故事:“終結者”施瓦辛格
“孩子們正處在成長期,作為4個子女的父親,我必須和他們呆在一起。”
“加州正處于破產邊緣,作為加州民選州長,我必須擔負起債務危機終結者的使命。”
從20xx年1月起,阿諾德·施瓦辛格將不必每天在洛杉磯布倫特伍德的家和州府薩克拉門托州長辦公室之間400公里的路上來回奔波了。11月2日,加利福尼亞州選舉產生了新州長,意味著施瓦辛格政治生涯行將結束。
在奧地利時,人們稱酷愛舉重和健身運動的他為“奧地利橡樹”。20歲出頭時,他移民美國并在健美比賽中拿遍世界冠軍,人們親切地稱他為“阿諾”。在他投身好萊塢,并主演《終結者》《真實的謊言》《鐵血戰士》等動作片獲得巨大成功,成為好萊塢有史以來票房收入最高的影星之后,他就有了“終結者”的稱號。20xx年因加州債務危機處理不力,連任不到一年的加州老州長民主黨人格雷·戴維斯被“驅逐”下臺,施瓦辛格被人們眾星捧月般擁護上臺,從那一刻起,他又有了一個新的雅號:終結者州長。
他差不多扮演好了“終結者州長”的角色,加州債務危機大大紓解。正因為施政有力,20xx年阿諾成功連任。
然而,加州債務危機隨著20xx年金融危機的到來又死灰復燃。20xx年,主要靠個人和企業所得稅而無國有企業支撐的加州財政,收入銳減40%。用施瓦辛格的話說,加州政府一夜致貧,一退退回到20世紀90年代。加州破產已經不是傳說。
為了渡過難關,施瓦辛格推出了多項提議,均遭議會抵制。一份分析報告表明,加上今年的財政赤字,到20xx年,加州財政虧空將累積到254億美元,大大超出加州任何危機時代曾達到過的赤字水平。
阿諾時運不濟,這已經不是他個人能掌控的事了。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不論如何,施瓦辛格作為一個“美國夢”的成功實踐者,已經成為移民國家美國的文化符號。他的成功最直接來源于家庭。施瓦辛格從小就受到了父親的嚴格家庭教育。父親是個警官,上班的地方很遠,但每天都會走數小時路回來陪孩子們。“無論做什么事,要做就做好,做出成就!”這是父親對阿諾的告誡。當施瓦辛格也為人父之后,無論政務多忙,也會在晚上下班后不辭辛勞奔走數小時,回到子女和妻子身邊。
他的長女在剛出版的一本書中寫道:父親施瓦辛格對她們說,你要是5點半不起床,那你什么事也做不了。晚餐時間往往是父子交流的黃金時間,這段時間,他會關掉自己的手機,也不準子女們用手機。
施瓦辛格的妻子、肯尼迪家族后人瑪麗亞·施萊弗曾說,阿諾對兒女們的管教手段非常嚴厲,他要他們自己疊被、整理房間、洗臟衣服。如果兒女們拒絕的話,阿諾將對他們進行懲罰,譬如不準他們參加好友聚會。阿諾有時會從辦公室的路上打電話回來問,孩子們洗掉臟衣服了嗎?
想想施瓦辛格夫人顯赫的家庭背景,想想施瓦辛格從政前就已經躋身于美國億萬富翁之列的背景,想想施瓦辛格7年州長以來從不領取1美元政府薪水,想想阿諾卸任州長后將投身于環保事業等新目標,縱觀阿諾的成功人生,我們會看到他的“齊家”思想時時閃耀在其人生歷程中。
阿諾夫人甜蜜地說,他是“最強壯的男人,同時也是最溫柔的男人”。
斯人誠是。
關于勵志的名人小故事:徐帆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徐帆離我們很遠。她是一位實力派的女明星,演技有口皆碑;還有就是她的另一個身份——中國頂級導演之一馮小剛的妻子,這也是人們街談巷議的話題。她是一位名人,身上諸多光環圍繞,這使她與普通人的生活之間憑空筑起了一道屏障。但跟她實際接觸后,我覺得其實徐帆離我們很近,就來自左鄰右舍,朋友之間。
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徐帆。那天她挽著頭發,穿著黑色短袖上衣,一條普通的牛仔褲,很樸素。她對人說話慢條斯理,不是傲慢,而是謙恭,甚至有些怯生生的。這是《唐山大地震》電影上映前的宣傳,徐帆來到我們的節目現場。
早就聽說徐帆生活儉樸,自己從來不買500塊錢以上的衣服,很多人一定會說:至于嗎,家里有那么多錢。好像明星一擲千金就應該是順理成章的。的確,明星們為了吸引眼球,不惜花重金包裝自己,但那是別的明星,不是徐帆。徐帆就是一個演員,實力在那兒擺著呢,她何必把自己飭得花紅柳綠呢,就像馮小剛說的:徐帆如果走紅毯,就會被淹沒到俊男靚女里,但是只要她上了大銀幕,就光芒萬丈,無人能敵了。看《唐山大地震》,她演得的確很好!情緒拿捏得了無痕跡,爆發得讓人動容,母女重逢的那一刻,徐帆已經化為一位心碎成一片一片的母親。
如果不在劇組,她就是一個普通的居家小女人。其實她扮演的角色也大多數都是居家的普通女人,徐帆調侃自己說:“我的靈魂就是一家庭主婦。”平時她在家里就是打掃衛生,整理衣服,到處拾掇,要讓她的“家里人”看了舒服,她說最浪漫的事就是她“家里人”吩咐她一件事,她屁顛屁顛地去完成。徐帆解釋說年輕人不易體會到這種家庭主婦的甜蜜。人說徐帆演的角色“接地氣”,我看原因即在此。對了,她口中的“我們家里人”就是馮小剛。
徐帆和馮小剛的愛情我早有耳聞。當時的感覺確實有點像馮導自嘲的那樣:“一朵最鮮的花插到了最牛的糞上。”這個就是人們常說的郎才女貌吧。可能這就是雖然徐帆是后來居上,但是我們還覺得他們倆就應該在一起。一時間,他們的愛情成了文藝界的一段佳話。
最近兩年,佳話有些變了味道。有傳聞說他們不和,說馮小剛有了外心,有一張狗仔們拍的照片顯示:夜間,馮小剛和一個墨鏡女在他的公寓門口。對于我們這些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來說,只能思忖著是不是無風不起浪了,甚至有一段時間,還傳出他們要離婚什么的,認識的人都替徐帆捏著一把汗。后來徐帆出演《唐山大地震》,我還一度覺得她真是深明大義,以大局為重呢。
再后來,徐帆就來了我們節目。我們其實挺不好意思問他們夫妻關系的,那就問問工作上的事吧,比如7年來夫婦倆的再度合作(上一次是20xx年的《手機》)。沒想到徐帆卻把話題扯到了她和馮導的夫妻關系。她說,在《唐山大地震》這部充滿親情的電影合作中,她和馮導的愛情更上了一層,她一邊說還一邊用手比畫。她說,他們倆甚至都不是左手跟右手的關系了,而是連體,說這話時她把兩只手緊緊對在了一起。
“這是一種拉人骨血的關系!”她說。她說過去馮小剛出門她還問去哪里,什么時候回來,現在她完全不問了,充分信任。聽她這樣說,還是有些出乎我們的意料,但是我們心里也溫暖了一把,立刻明白,他們兩個人之間沒事。
其實徐帆也不是沒有500塊錢以上的衣服,她笑著說:貴的都是馮小剛給買的。
關于勵志的名人小故事:周立波
周立波梳著清晰的小分頭,穿著筆挺貼身的西裝,靠著一張嘴,在不到3年的時間里刮起了一股“周立波熱”。周立波的“海派清口”表演,票價最高時曾經被“黃牛”炒到2500元一張。有人統計過:他在臺上的120分鐘里,觀眾席上的笑聲達到700次,也就是說觀眾每15秒鐘笑一次。所以,他立下了一個“霸王”規矩:演出不贈票、不包場、拒絕團購、拒絕打折,講究實打實的“愿者上鉤”。
1967年,周立波出生在上海,小學一年級時就已經成為學校宣傳隊的一分子,經常上臺演出。童年時,他不滿足于舞臺上毫無生氣的表演,于是在生活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啼笑皆非的鬧劇,表演天分初露端倪。后來,童年的頑劣和被媽媽暴打的經歷都成了他舞臺上的段子。
1981年,不到15歲的周立波報考上海人民滑稽劇團,幾千人競爭十幾個名額,還沒達到招考年齡的他竟然被破格錄取了。在4年正統的滑稽理論學習和演藝培訓中,周立波每天6點鐘就起床練形體和說學逗唱等基本功。每天重復的課程讓他厭煩,他便經常找出各種理由逃課。他跑到文藝醫院的一個房間里把門倒鎖,然后在那兒玩倒立。他知道,倒立10分鐘后嗓子一定會充血。然后,他跟醫生說:“我的嗓子不對了。”醫生看到他嗓子紅紅的,以為是發炎了,于是就會開一個星期的假讓他休息。他經常使用這招來逃課,老師發現有點不對勁,就偷偷跟蹤他,果然抓了一個“現行”。
周立波師承上海著名的滑稽藝術表演大師周柏春、姚慕雙、嚴順開等人,他從每個老師身上汲取表演養分,卻拒絕拜師。他認為,一個人應把別人捏碎變成自己,不能把自己捏碎變成別人。他天性中自我、叛逆、反傳統的一面,讓他在舞臺上獨樹一幟,19歲就成了紅遍上海灘的小滑稽演員。但是他頑劣、自負、恃才傲物的個性給他后來的人生埋下了危險的種子。23歲那年,他因為誤傷了別人被判入獄,在獄中度過了205天。刑滿出來后,他策劃了一場大型的滑稽戲叫做《我的未來不是夢》。連演了15場之后,他突然決定棄演從商。在商場上,他做過房地產策劃,當過裝潢公司的老板,曾有幾個億的資產,卻又在一夜間變得一無所有。生意場上的起起落落,令他感嘆世事的難料和無趣。
20xx年初夏,39歲的周立波決定回歸舞臺。那年的12月31日,他在蘭心劇場開始了第一場“海派清口”演出,空空蕩蕩的舞臺上,他的道具除了兩只歐式風格的沙發外,只有一個提示架。這場演出是他商海沉浮十幾年之后第一次回到舞臺,臺下有他從前的戲迷,有他少年時的玩伴,還有看著他長大的恩師。
“海派清口”演出的大幕就此再次拉開。有人說滑稽表演庸俗不堪,周立波不信這個邪,偏要以優雅的名義滑稽,以一己之力改變滑稽的現狀。表演中,他融合了滑稽、相聲、小品的搞笑,結合演講和時事評論,以一種全新的演藝方式站到了表演臺上。為了得到更多觀眾的喜愛,他口袋里總是帶著小本子和筆,想到什么好句子就隨時記下來,他要求自己平均每天翻閱14份報紙。
大量的閱讀之后,周立波開始給看到的每一個事件注入幽默的元素,然后才精精神神、油油光光地來到舞臺上。做足了功課的他可以讓120xx人不說話,也可以讓他們同時歡呼……
周立波“火”到今天,觀眾開始擔心周立波會題材枯竭,遲早遭人厭倦。周立波卻自信如常,說:“不用怕,幽默里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對我們這個社會而言,幽默是一種最稀缺的能力,當一個人擁有了幽默,就像懷里揣著黃金,什么時候都是硬通貨,不遭人嫌棄!”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