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的事。這里勵志人生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三篇兒童古代英雄故事,希望你們喜歡。
一、《岳飛精忠報國》
“何惜百死報家國,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當人們聽到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時,悲壯豪邁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想起精忠報國的岳飛。
岳飛是南宋時期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生活的年代,正好是宋朝衰微、北方金國強盛的時期。當時的金兵經常南下,所到之處燒殺搶奪,民不聊生。岳飛耳聞目睹,再加上母親的諄諄教誨,他從小就將精忠報國的志向銘刻在心間。為此,他勤奮好學,到處拜師學藝,苦練各種本領。
北宋末年,金兵大舉進犯中原,大宋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之中。黃河兩岸、兩淮之間,軍民奮起,抗擊金軍。學有所成的岳飛滿懷著愛國的熱忱,奔赴抗擊金軍的戰斗前線。
1127年,金軍攻破開封,擄走宋欽宗、宋徽宗父子,北宋滅亡,是為“靖康之恥”。同年,欽宗的弟弟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繼位,稱宋高宗,南宋建立。半壁河山淪落,千萬百姓流離,“還 我河山”成為當時最強烈的呼聲。
岳飛投軍后,先是投奔到宗澤的部下。因為他作戰有勇有謀,受到宗澤的重用。之后,岳飛又屢建戰功,威風大振。特別是他領導的“岳家軍”,其嚴明的軍紀、強大的作戰力,使金兵聞風喪膽。而岳飛也成長為一代大將,與韓世忠、劉光世、張俊一起,并稱為“南宋中興四將”。
1139年,岳飛聽說宋金議和即將達成,立即上書高宗,認為“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慷慨激昂地表示:“臣愿一鼓作氣,收復兩河沿岸的失地,報效國家。”可是,軟弱的高宗沒有采納他的建議,而是與金國議和。
恰如岳飛所說,金國是不可信的,他們于1140年撕毀和約,派金兀術等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直奔南宋首都臨安(治今浙江杭州)。宋軍沒有防備,城池相繼失陷。眼看金兵要逼近臨安了,宋高宗急命岳飛等揮師北上。于是,積淀在岳家軍身上的激憤爆發了,他們一路攻無不克,所向無敵,劍指中原。
1140年7月,岳家軍和金兀術的一萬五千精銳騎兵在河南郾城(今漯河市)進行了曠世對決。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惡戰。岳飛坐在馬上,背后的帥旗獵獵作響,他面色冷峻,看著旁邊的岳云說道:“此去只許勝,不許敗,否則休要回來見我!”岳云望著父親,堅定地點了點頭。
一聲令下,岳云縱馬飛奔出去,身后跟著八千背嵬騎兵,殺聲震天地沖入敵軍陣營。一時間萬馬奔騰,沙塵滾滾。岳家軍士氣如虹,一路沖殺。很快,金軍敗下陣來。再看金兀術,臉色鐵青,親自披甲上陣,殺了過來。岳飛見狀,也催馬上前,加入了戰斗。岳飛不僅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