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做人,人品為先,才能為次。做事,明理為先,勤奮為次。平淡是生活的主線,精彩是人生的點綴。我們無法回避現(xiàn)實的平凡,更無須沉迷在對未來的幻想。很多時候不是命運不幸,是自己不夠努力。你越積極樂觀,越勇敢面對,好運就會來。只有勇于低頭并能清醒認識自己的人,才能夠在人生波峰浪谷間笑傲風云。勵志故事網(wǎng)的小編給大家?guī)黻P(guān)于為人處世的小故事3則及感悟,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示。
故事1上天堂與下地獄
周日,有一位中年人常到教堂做禮拜,他通常會坐在第一排,但是不久便會開始打瞌睡。這樣的情況讓牧師有些不高興,于是他想要教訓(xùn)一下這位中年人。
于是,在一次講道的中途,他突然問道:“在座的各位,有誰在死后想要上天堂呢?想到天堂的,請站起來,讓我知道有多少人有如此的決心。”
大家聽到此話,幾乎同一時間都站了起來,只剩下那位中年人,坐在椅子上沉睡不醒。
牧師請大家坐下后,繼續(xù)接著講道。沒多久,他故意往中年人的方向提高嗓音:“想要下地獄的人,請站起來。”
中年人被突如其來的聲音嚇醒,意識模糊地站起來。
中年人一臉茫然,看見所有的人都坐著,只有他一個人站著,于是他問道:“我不知道你問大家什么,只是為什么只有你和我是站著的?”
牧師一臉尷尬,不知怎么說下去。
【感悟】
戲弄別人只會讓彼此之間的荊棘叢生,筑起人與人之間的籬笆圍墻。荊棘刺傷的不僅是他人,是路人,還可能刺傷自己;籬笆圍墻隔開的,也不只是他人,還有自己,外加自己的心靈。
故事2 批判與被批判
同學(xué)之間彼此不和,驚動了老師。
一位老師感到班上同學(xué)間常有不和的事發(fā)生,便在一次上課時給每人發(fā)了一張紙條,要求全班同學(xué)以最快的速度,寫出他們所不喜歡的人的姓名。
有些同學(xué)在三十秒之內(nèi),僅能夠想出一個;有的同學(xué)甚至一個也想不出來,但是另有一些學(xué)生卻能一口氣列出十五個之多。
老師將紙條逐一收上來,然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那些列出不喜歡的人數(shù)目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眾人所喜歡的,而那些沒有不喜歡的人,或者不喜歡的人很少的同學(xué),也很少有人討厭他。于是,老師得出一個結(jié)論:大體而言,他們加諸于別人的批判,正是對他們自身的批判。
【感悟】
當你喜歡一個人時,他很可能會接納甚至也喜歡上你,因為你向他表達了你的喜悅之情;而當你不喜歡某一個人時,他很可能也不會喜歡你,或雖曾喜歡也會漸漸改變,因為你臉上那不耐煩的神情使人退卻。你如何待人,別人也會同樣待你,除非他另有目的。
故事3 你先給我做個樣子
卡巴延天性聰慧。一天,西拉赫碰見了他,有意要考考他。
“卡巴延,我聽說你生性聰明,”西拉赫說,“如果是真的,你能數(shù)出天上有多少星星嗎?”
卡巴延隨手抓起一把沙子遞給西拉赫,然后說:“哪!和這沙子一樣多。”
“多少?”
“數(shù)吧!沙子有多少,星星就有多少。”
西拉赫不認輸,接著又問:“卡巴延,要是你真的聰明,請你用水把我的手捆起來吧!”
“好吧!我得先用水搓條繩子才行。”
“搓吧!假如你是個足智多謀的人。”
“好說,不過你得先給我個樣子。”
【感悟】
人上一百,行色各異。對付刁難的唯一辦法就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通俗地講,就是將對方踢過來的球再踢回去。無謂爭辯,不僅無意義,而且也無效率。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