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原云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和玉溪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zé)任公司董事長、褚橙創(chuàng)始人褚時健去世。
曼德拉有句名言:“生命中最偉大的時刻不在于永不墜落,再是在于墜落之后總能再度升起。”這句話用來形容褚時健再合適不過。
他總能在一次次跌落谷底之后再度登上人生巔峰,波瀾壯闊的一生,如果用一個關(guān)鍵詞來形容的話,只能是“傳奇”。
褚老一路走好。
1
曾經(jīng),他被稱為改革開放以來最有爭議的企業(yè)家。
當眾聲沉寂,劫波度盡,耄耋之年的他,又一次引來萬眾注目。
然而對一生跌宕沉浮,他卻始終不肯多言,只是說:我希望人家說起我時,會說上一句:
“褚時健這個人,還是做了一些事。”
這句話與他,有多么輕,也就有多么重。
2
1927年,褚時健出生在云南的一個偏遠村莊,矣則。
1942年,父親在外地做生意時,被日機炸成重傷,病體殘喘一年后,留下妻子和六個兒女撒手西去。
身為長子褚時健主動離開學(xué)堂,和母親一起承擔(dān)起家庭的重擔(dān)。那年他15歲。
幸好,家里還有祖上留下一間賴以活命的酒坊,自此,700多斤糧,1000多斤 燃料,全靠他一力承擔(dān)。放糧、蒸煮、攪拌、發(fā)酵、撈渣,出酒,…。。。
15歲的少年一天勞作18個小時,常忙到不知日暮月升。
晚年的褚時健講起來,還非常自豪:別人家三斤苞谷烤一斤酒,我兩斤半就可以,還比他們質(zhì)量好。
可第二年夏天,堂哥褚時俊的到來,把他的命運帶上了另一條軌跡。
褚時俊是西南聯(lián)大的高材生,整個褚家的驕傲。
他不想看到靈敏能干的堂弟整日囿于酒坊山寨。
對他說:你這么聰明,應(yīng)該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你都不知道。
本就好強的少年心里泛起波瀾,然而一副重擔(dān)全然交給母親他又實在于心不忍。
一生沉默堅忍的母親卻不待他多言,只說了短短一句,我知道,再難也要讓你上學(xué)。
可送別忍痛送別兒子的母親不會知道,這并非一條單純的求學(xué)之路。
3
事實上,在那個山河破碎,風(fēng)云激蕩的時代,也很少有年輕人能夠全然的一心向?qū)W。
他兩個弟弟病死,一個弟弟和情如手足的堂哥犧牲戰(zhàn)場。
他一生堅強的母親再也支撐不住,1950年離他而去。
見過晚年褚時健的人都說,他有很強的命運感。
怎么能沒有呢?
自他少年起,他就不斷品嘗命運的無常無情,怎能不知曉命運的規(guī)則高高在上,卻從不給人答案和謎底。
所以,他說:
“很年輕時就知道,把每一天安排好,就是對人生負責(zé)任,想的太多,沒有任何意義”。
這成為貫穿他一生的態(tài)度,無論面對怎樣的風(fēng)浪和苦難,他一直都是承受,堅忍,埋頭苦干,不問收獲。
卻受益無窮。
4
1979年10月,幾經(jīng)命運輾轉(zhuǎn)的褚時健被任命為玉溪卷煙廠廠長。
和這個國家的許多人一樣,他之前,嘗盡了艱辛,被蹉跎多年。
已經(jīng)52歲的褚時健,希望在這人生新的一站上,實現(xiàn)他希望的,最簡單,也最厚重的:多做一些事,多做一些有意義的,實實在在的事。
1979年10月,褚時健舉家遷往玉溪。
他的輝煌與隕落,驕傲與恥辱從此與這片土地一生交纏。
盡管有很大的心理準備,褚時健剛到卷煙廠時還是心里一驚:
很多工人祖孫三代擠在28平方米的房子里,有的甚至還生生塞下兩家。同樣困窘的還有他們的腰包,工資只及其他工廠的一半,很多男工找對象都非常困難。
煙廠廠區(qū)內(nèi)有成群的雞鴨到處亂跑,煙絲,散支煙遍地都是。
1980年,云南省一次大規(guī)模的香煙評吸會上,他們精選的紅梅煙,專家只吸一口就給了評語:辣,嗆,苦。
別人嘲笑:紅梅,紅梅,先紅后霉…。。
處處是讓人心涼的景象。
然而,十多年間,這個暮氣沉沉的煙廠,在他治理下,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紅塔帝國”,隨便找?guī)讉€數(shù)字也是讓人心里一驚。
1990年代中期,玉溪卷煙廠年創(chuàng)造的利稅達200億元以上,占到云南財政收入的60%,相當于400多個農(nóng)業(yè)縣的財政收入總和。
17年間,煙廠共創(chuàng)利稅991億。
在高檔香煙市場中,紅塔山的年銷量超過國內(nèi)所有的香煙品牌,占據(jù)了80%的市場。
1995年,北京名牌資產(chǎn)評估事務(wù)所發(fā)布了《中國最具價值品牌研究報告》,紅塔山以320億元的品牌價值高居榜首。排名第二的長虹為87億元。
很多人感慨:這不是煙廠,而是印鈔廠,不同的是印鈔廠的面額100,煙廠200。
他自然也獲得了一系列榮譽,云南省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wù)芦@得者、全國優(yōu)秀企業(yè)家、全國“十大改革風(fēng)云人物”等稱號聚集一身。
……
在這些可觀的,顯赫的數(shù)字和光環(huán)背后,是褚時健無盡付出和汗水,執(zhí)念與追求。
每一個和他一起走過的煙廠人都知道。
是很多次他和工人一起背著香煙走上街頭,一根根拿出來請人試吸。
是50多歲的他為了和工人一起搶修鍋爐,連續(xù)3天不眠不休。
是很多人的記憶中,上早班的凌晨五點,他們看到的先是褚廠長的身影。
是數(shù)不盡的趕任務(wù)的日子里,他除了出差,幾天天天都在車間待著。
始終,他和他們一起,帶著他們跑,陪著他們跑。
是很多次人事上的排擠阻撓,被告暗狀,以致于他的妻子形容他:只知道埋頭工作,有人拿榔頭打他一下,他才知道抬起頭來,誰剛才打我?
是一次次起貸款,設(shè)備,跑斷腿,磨破嘴,一次次立下“軍令狀”。
是一次次大膽的改革、創(chuàng)新,一次次的跌打又爬起。
始終,他和他們一起,爬過一座山,又望著更高的山……。
只為了,他常說的,可以很重,也可以很輕的兩個字:責(zé)任。
對很多人的責(zé)任。
只為了一步步走向更大的愿景,立下初心時的愿景。
然而,意大利思想家馬基雅維利在五百多年前就告誡說:“追求夢想的人們啊,已經(jīng)付出就要付出更多”。
5
輝煌外,也許還有別的。
1991年,作家先燕云接到任務(wù),要寫一篇關(guān)于褚時健的文章,為了不落俗套,先燕云決定從褚時健的情感生活入手。
但這在褚時健家人看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他的妻子馬靜芬說:
我和他生活這么多年,目前為止,都不了解他的情感世界。
在她眼里,褚時健是個心里只有事業(yè)的工作狂,很多年里,她都在抱怨他的粗線條,她常年體弱多病,隨他四處流離輾轉(zhuǎn),他卻幾乎從來不顧及她的需要和感受。
他的兒女也甚少得到父親的溫情,在他們的記憶中,父親展現(xiàn)給他們,似乎只有硬朗的腰板和從不停歇的腳步。
女兒褚映群對先燕云說:我不知道他的情感世界,只知道父親從不軟弱。
但褚映群又為“從不軟弱”的父親深感憂慮,對先燕云說:其實老爸也該退了,你說他是太陽般的漢子,說得好。不過光環(huán)大了,人會變成神的,太陽烤多了,人也會被烤糊的。
褚映群不會想到,沒有多長時間,在她眼里堅硬如巖的父親,心里卻有了極其柔軟的一隅,帶淚,不可碰觸。
那就是她的名字。
她更不會想到,“太陽烤多了,人也會被烤糊的”這句話竟一語成讖。
6
1995年3月,一封信來自河南三門峽的檢舉信讓玉溪卷煙廠一片嘩然。
該信反映河南洛陽的個體煙販林正志勾結(jié)三門峽煙草分公司,通過行賄而取得卷煙指標。
5月,馬靜芬的妹妹和弟弟,被河南警方帶走。
8月,褚映群亦因此案被從珠海家里帶走。
9月,馬靜芬被從家里帶走。
馬靜芬被從家里帶走時,褚時健時正在香港出差,朋友怕他回去恐怕會面臨危局,勸他暫緩行程。
褚時健搖頭,親人有難,他必須在他們身邊。
何況褚時健認為自己全然說的清楚。一直以來他深知自己那支筆有多重,也故而極為謹慎。
的確有些領(lǐng)導(dǎo)子女來批煙,他實在逃不過時,卻也從來沒有放棄兩條原則:手續(xù)齊全,量不大,還總不忘叮囑:娃娃,懂點事,莫要把你老父親害了。
然而,誰都不會想到,風(fēng)暴既然掀起,到底會有多大威力。
褚時健實在光環(huán)太大,中紀委對這個案子很是關(guān)注。
在褚映群被送往河南看守所后,報道稱她:共索要接受3630萬元人民幣、100港元、30萬美元”。(罪名最終沒有坐實。)
多年之后,褚時健都記得1995年那個寒冷的冬天。專案組打來電話說,褚映群在河南洛陽監(jiān)獄自殺,只留下有兩行字的遺書。
這個從不流淚的“太陽般的漢子”當即失聲痛哭。
那一年,褚映群39歲,她唯一的女兒十歲。
褚時健見到律師馬軍時,又一次崩潰,語無倫次:“我對不起姑娘,她一直喊我退休了、退休了。映群自殺了,我對不起姑娘……”
馬軍說:廠長的眼淚大滴大滴地往下掉。
褚映群自小和父母一起四處輾轉(zhuǎn),跟著他們吃過很多苦,一直忙碌的父親難得給過她幾分溫情。
很多年里,褚時健都覺得對女兒有虧欠,一提往事,就總重復(fù):我對不起姑娘……。
在同一個看守所的馬靜芬對此事卻毫不知情,兩年之后,她被無罪釋放,馬靜芬一再堅持說:我女兒一定不是自殺的。她始終認定:女兒是生病了。
褚時健不可避免的陷入悲痛,和各種調(diào)查中,繁雜的工作卻依然在繼續(xù)。
榮譽竟也還在繼續(xù)。
在馬靜芬?guī)ё吆鬀]幾天,云南紅塔集團和玉溪紅塔煙草集團的成立大會上,宣布褚時健同時任兩個集團的董事長。
1996年1月,紅塔集團召開董事會。會上,云南省委領(lǐng)導(dǎo)對褚時健仍是不吝褒揚。
褚時健也仍是一貫作風(fēng),不談個人,只談對企業(yè)發(fā)展的信心與展望。
發(fā)言時他面容平靜,一如既往。
有些人在下面悄悄說:廠長的心真硬,姑娘剛死。卻也有更多細心的人發(fā)現(xiàn),一直喜穿灰色西裝的褚時健,那天一身黑色。
除此之外,除了更多的沉默外,任何人都不出他有絲毫異樣。
可馬軍始終不會忘記,1996年的中秋節(jié),他去看望褚時健。偌大煙廠空空蕩蕩,人們都在歡度佳節(jié)。
馬軍見到褚時健時,他正縮在沙發(fā)里,身上搭著一個毛毯,對面開著電視,顯然也沒有在看,頭發(fā)糟亂,目光茫然。
馬軍說:那一刻,我心里真是難受。
然而,一切都還沒有完。
7
1996年12月,褚時健想和友人去新平散散心,新平是他待過近20年的地方,猶如故鄉(xiāng)。
新平的領(lǐng)導(dǎo)聽聞,立馬準備要隆重接待他,一心想安靜的褚時健臨時改道去了紅河州的河口。
河口與越南的邊境小城——老街,僅有一河之隔。一個正在被調(diào)查的人出現(xiàn)在邊境,這嫌疑實在太大。
褚時健也正是在此地真正失去了自由。關(guān)于褚時健準備出逃,在邊境被抓的消息,很快喧囂一時。
1997年6月,褚時健被移送司法機關(guān),他被從玉溪送往昆明的云南省看守所。
經(jīng)年漫長的兩年調(diào)查取證,1998年1月發(fā)通稿:
云南省紅塔集團原董事長褚時健嚴重經(jīng)濟違法違紀案,經(jīng)過聯(lián)合調(diào)查取證,已取得重大突破。褚時健被控和紅塔集團其他幾個領(lǐng)導(dǎo)人以私分形式貪污公款355。1061萬美元,褚時健得款174 萬美元。
他承認自己心有不甘。
坦白:“1995年7月份,新的總裁要來接任我,但沒有明確誰來接替。我想,新總裁接任之后,我就得把簽字權(quán)交出去了。我也辛苦了一輩子,不能就這樣交簽字權(quán),我得為自己的將來想想,不能白苦。所以我決定私分了300多萬美元,還對身邊的人說,夠了!這輩子都吃不完了。”
他其實一直身處懸崖邊上。
他手下一個批條就能價值上百萬甚至上千萬,想盡辦法找他的人一直絡(luò)繹不絕。就連他女兒到機場,趕著接她的小車也總排成長隊。
他以為自己一直足夠克制。卻在臨離開時,一失足墜下懸崖。
他終究不是神,只是一個凡人。
褚時健被移交司法機關(guān)后,律師馬軍拿到一份委托書,上面寫道:我請馬軍當我的律師,全權(quán)處理我的事宜。
自從1987年給紅塔集團做法律顧問,馬軍和褚時健打交道已足有十年,幾乎見證了褚時健治下的紅塔集團發(fā)展的全過程,他深知褚時健其人,也更明白這份委托書意味著怎樣風(fēng)險。
馬軍立馬表態(tài):我要見褚時健,辦理正式委托手續(xù)。
為他心中尊敬的那個男人,盡一份力。
開庭那天,馬軍特意穿了一身雪白的西裝,他說了足足有一個半小時。
馬軍的辯護詞中有這樣幾句話:“玉溪卷煙廠17年稅利總額991億,17年全體干部職工分配為5億,分配比率為0。625%,褚時健個人17年的全部合法收入總和為80多萬,個人收入比例是十萬分之一。他17年的全部合法收入,甚至趕不上一個影星一次廣告的收入,趕不上一個歌星兩次出場費。”
許多人為之動容。
只是,法不容情。
1999年1月9日,判決出來:因有坦白立功表現(xiàn),褚時健,無期徒刑。
王石說,多少年過去,他都清晰記得那一幕:褚時健頭型一絲不茍,非常整潔。在那種情況下,他站在那里,挺得非常非常的直。
聽到結(jié)果,很多人落下淚來。
很多年后他說:我預(yù)估過好幾個刑期,從沒有想到是這個。
但當天,褚時健卻只是不停搖頭,一句話都沒有說。
說什么呢?從峰頂直墜谷底。
那就沉默。
尊嚴。
他之外,卻眾聲喧嘩。
8
這場審判,事后被稱為“世紀審判”。
著名財經(jīng)作家吳曉波在《激蕩三十年》中寫到:此案見報后,在企業(yè)界和媒體掀起軒然大波,幾乎所有的人都對褚報以同情。
甚至,在1998年初的北京兩會上,十多位企業(yè)界和學(xué)界的人大代表與政協(xié)委員聯(lián)名為儲時健“喊冤”,呼吁“槍下留人”。
他們同情的和馬軍的同情一樣,一個為民族工業(yè)有著如此巨大功勛的國企領(lǐng)導(dǎo),他的所得和貢獻是否成正比?
他們追問的和馬軍的追問一樣,到底是褚時健罪不可恕,還是在一個轉(zhuǎn)型時代,我們的分配制度尚不夠完善?
王石說:“雖然我認為他確實犯了罪,但這并不妨礙我對他作為一個企業(yè)家的尊敬。”
波導(dǎo)集團董事長徐立華也不掩飾他對褚時健的敬意:“真正的企業(yè)家是褚時健,那是中國天字號的企業(yè)家。中國哪一個企業(yè)家超過褚時健的?沒有!”
他入獄后,政府為給他治病用,建立了一個賬戶,里面存有幾十萬元錢,很快,賬戶里的錢變成了幾百萬, 誰存進去的呢?不知道。
當然也有不同的聲音。
郎咸平評論說:“紅塔集團的儲時健貪污,媒體對他百般同情,憑什么同情他?要不是國家不準民營企業(yè)做煙草,能有你儲時健的成就?企業(yè)做得好,功勞就是自己的,憑什么?國家不是給你待遇和榮譽了嗎?”
……
吳曉波這樣總結(jié):“褚時健現(xiàn)象”是一面鏡子,照得見轉(zhuǎn)型時期的中國商業(yè)界在法制觀念和價值評判上的模糊、矛盾與迷茫。
這個被定位為“改革開放以來的最大爭議者”的老者,卻遠離這一切紛爭,亦不對自己做任何評價。
2003年,他對王石說: “改革嘛,都要付出代價。”
好像一切都已經(jīng)風(fēng)淡云輕了。
2010年,鳳凰臺的楊錦麟采訪他,說起過去那段身陷囹圄的日子,褚時健不停地喝水,長時間地停頓,……提及他去世多年的女兒時,褚時健又許久許久沉默不語……
楊錦麟追問他:“能不能說句心里話,當初對你的判罰究竟公平不公平?
他只是說:如果今天重新回顧一下,我個人認為,好像有些不應(yīng)該吧。
到了2015年,面對傳記作家周樺,他和夫人馬靜芬說:“其實想起來,應(yīng)該要感謝那段經(jīng)歷。沒有那段經(jīng)歷,就不會有今天。”
周樺說,他們面容平靜坦然。
也許是真的,往事已不再心里掀起波瀾。
可先燕云說,面對他的時候,你會覺得什么都是你知道的,下筆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他離你很遠。
是怎樣一步步從深淵中走出的呢?
他從來都不愛傾訴,只有他自己知道。
9
判決之后,褚時健始終沒有上訴也沒有任何辯駁,見到他的人都驚訝于他面容的平和,但身體是誠實的,他的健康每況愈下。2001年因嚴重的糖尿病,他數(shù)次暈倒。
也就在這同一年,他因獄中表現(xiàn)良好,減刑至17年,之后保外就醫(yī),在他的監(jiān)外執(zhí)行審批表上寫著他的病情是:糖尿病、原發(fā)性高血壓2級、陳舊性心肌梗死。
出獄后的褚時健被任新民接到了大營街。
任新民和褚時健識于微時,任新民任大營街大隊支書時,曾率大營街建筑隊給煙廠整修宿舍時,認真踏實的任新民,由此深得褚時健欣賞和信任。
1986年后,煙廠在玉溪本地扶持一些廠家生產(chǎn)輔料,褚時健把一些機會給了大營街,貧窮的大營街飛速發(fā)展,90年代,大營街已號稱云南第一村。
外界盛傳任新民是褚時健的干兒子,任新民從不做解釋,與他而言,這幾個字還是太輕,他心里,大營街人心里,他們幾代人都受他恩惠至深。
任新民說:以前他在煙廠,要報答他的人太多,他也不需要。他遇到了難處,正是我們表達心意的時候。
他希望褚時健能在大營街頤養(yǎng)天年,這當然也是每一個親朋好友的心愿。
卻不是褚時健的心愿。
對這個一生強悍,一生都在奔波勞碌的男人來說,以劫后余生的姿態(tài),無所事事生活,才是最要命的,他說如果閑下來,“我會病得更重的。”
即使已經(jīng)75歲了,他說他還是要做點事,否則不甘心。
自然也有不少機會,很多煙廠對他翹首以待,希望能給他們做顧問,開出的價格個個不菲。
可褚時健決心要和過去徹底告別,不愿再和故人舊事有任何交集。
這個農(nóng)民的兒子素與土地親厚,幾經(jīng)衡量,他拿出全部家產(chǎn),又借了差不多1000萬元,選擇在新平水塘鎮(zhèn)的哀牢山上種橙子。
幾十年,他歷經(jīng)大起大落,命運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仿佛又回到了原點。
在吳曉波看來,褚時健走上云霧繚繞、荒涼寂寞的哀牢山,猶如一場自我放逐,他說自上山那日起,褚時健的生命已與哀牢山上的枯木同朽。
當然,
吳曉波錯了。
10
這個歷經(jīng)創(chuàng)痛的老人,有著任誰都難以想象的生命力。
走上哀牢山與他絕非自我放逐,而是生命重塑之旅。
多年之后,王石都清晰記得初見褚時健時的情形。
2014年11月4日,著名企業(yè)家王石第三次登上哀牢山,拜訪褚時健
2003年,他以朝圣般的心情走上哀牢山。找到褚時健時,炎炎烈日下,這個76歲的昔日煙王穿著一個發(fā)灰的白色大汗衫,蹲在地上認認真真和一個水管工砍價。
“80塊太貴了,60塊!”
這讓王石頗感震動的一幕,不過是褚時健日常生活的冰山一角。
在果園初建階段,他和妻子住在臨時搭建的公棚里,棚子四處漏風(fēng),舉眼就是朗月繁星。
上哀牢山前,他對果樹一無所知,就買來書店所有關(guān)于果樹種植的書,常常半夜12點爬起來看書,動輒弄到凌晨三四點,一本本嶄新的書被翻到稀爛。
他的一位鄰居回憶,和褚時健在同一家養(yǎng)雞場買雞糞,別人都是直接拎袋子、過秤、交錢,他不一樣,他會倒出雞糞,湊到臉前看,還放在手掌上捏一捏,估計水分含量,看看有沒有摻入過多的鋸末。
哀牢山缺水,身體尚未康復(fù)的褚時健就背著胰島素袋子,隨時打著點滴,花好幾個月時間跋山涉水四處尋找水源。
不勝枚舉。
一點一滴都像他從來都那樣的,認認真真去做,竭盡全力去做,沒有抱怨,沒有自嘆。
很多個場合,王石都不勝感慨的講到,那位76歲的倔強老者,指著才一尺多高的小樹苗,興致勃勃的和他談四五年后橙子掛果時的情形,彼時,哀牢山尚黃土滿目。
這位也曾歷經(jīng)風(fēng)浪的中國頂尖企業(yè)家說:我當時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樣的挫折、到了他那個年紀,我會想什么?
我知道,我一定不會像他那樣勇敢。
幾年之后,王石再上哀牢山,看著漫山黃橙橙的果子,想起巴頓將軍的話:
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志,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看慣太多企業(yè)家沉沒的吳曉波感嘆:他用頑強的人格魅力走出哀牢山了。
他不吝自己的敬意:“一個偉大的人格,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
11
當然,更跟上這個時代。
褚橙的銷量連年遞增:
2006年,1000噸;
2007年,1800噸;
2008年,3000噸;
……
2012年,這個數(shù)字有了突破性增長,褚橙也從云南一隅走向萬戶千家。
這是很關(guān)鍵性的一年,這一年,“本來生活“網(wǎng)站的創(chuàng)始人喻華峰找到褚時健。
“本來生活”主營優(yōu)質(zhì)生鮮果蔬,當時剛剛起步。
別人給喻華峰推薦“褚橙”時,也只是因為:褚橙太好吃了,在昆明很好賣。
可是這個曾經(jīng)的著名媒體運營人,深知褚時健這個名字意味著怎樣的傳奇,和怎樣的商機。
考慮到北京市場的龐大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輻射的力量,褚時健的外甥女婿李亞鑫給本來生活提了個要求,要賣可以,但要20噸起訂。
20噸,這對彼時成交量極少的本來生活也是一個極大挑戰(zhàn)。
喻華峰一語定音:賣!
心里卻多少有幾分忐忑。
喻華峰為褚橙擬定的宣傳語直入人心: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橙)。
甘甜的橙子喚起了很多人心底的記憶,很多初知褚時健名字的年輕人,也從橙子里品出了另一種更綿長的味道:一位70多歲陷入谷底的老人重新創(chuàng)業(yè),80多歲又獲成功,沒有什么比這個更讓人心激動的了。
那一年,褚橙有了個新名字:勵志橙。
那一年,一橙難求。褚橙銷售量竟突破萬噸大關(guān)。
偏遠寂寥的哀牢山也頓時成為萬眾矚目之地,很多人奔赴那里,很多人都以朝圣般的心態(tài)對他。
素喜清凈的褚時健卻有些無奈:為什么不忘了我?
他對那些絡(luò)繹不絕的取經(jīng)者說:哪里有那么難。
哪里有那么難?
如果肯細讀這些枯燥的數(shù)字:
2月份潰瘍病檢查,四年生樹及果樹按15片葉/株的標準,扣除預(yù)支生活費10元/株
……
在花芽現(xiàn)蕾時,要用0。2%的磷酸二氫鉀+0。15%的硼砂噴花。
在盛花期,根據(jù)花量每株補施氮肥70—100g。
第一次勝利落果結(jié)束后,要用30—40ppm赤霉素保果;
在70%以上的樹開始第二次生理落果時,用50ppm赤霉素保果……
此處略去上千字。
如果還想知道,從900畝荒山禿嶺到萬畝良田,橙子從口感不好到24:1的黃金甜酸比,這些簡單的數(shù)字背后有多少次試驗,失敗,又蘊含著多少更繁細的數(shù)字,多少腳步,汗水,多么次夜不能寐……
哪里有那么難?
是的,也不難。
沒有飛躍,沒有立地頓悟,沒有靈光乍現(xiàn),只不過是從來都如他所說:
我不認為自己是個天才,但我一直是個實實在在做事的人。
只不過每一步而勉而行,也每一步,都算數(shù)。
哪里有那么難?
在無法用數(shù)字表述的背后,有多少次彈盡糧絕,多少次起死回生?
又多少人被大浪淘盡,一去不能回?
他還在,鐵骨錚錚的在,時刻都有尊嚴的在。
也不難。
所有沉浮跌宕,他不過是承受。沒有激越,沒有抗爭。
從不抱怨的沉默的承受,一切雨露,冰霜,并堅忍地把它們轉(zhuǎn)化為孕育新機的力量。
可是,德國那位教育者盧安克說“人最大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征服,而是承受。”
不是嗎?
至于他自己, 這個從來不愿意多說話,只愿意多做事的男人只是說:我的人生從來不服輸。
12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褚時健一生幾經(jīng)跌宕沉浮,世事蒼茫,人心炎涼中,妻子馬靜芬每一刻都在他身邊,苦樂相隨。
他走上哀牢山種橙時,這位也有著驚人意志力,已年逾古稀的老太太說:你種多少,我賣多少。
她果然戰(zhàn)果非凡,很多人說老太太有著天才般的超強銷售能力。
2017,在四川綿陽召開的電子商務(wù)發(fā)展峰會上,馬靜芬對62歲的董明珠說:“別退休,我們一個做農(nóng)業(yè)創(chuàng)新、一個做工業(yè)創(chuàng)新,一起把中國產(chǎn)品推向全世界。”
她說,曾經(jīng)我是褚馬氏,現(xiàn)在請叫我馬靜芬,而更多的人,開始叫這位85歲的老太太:馬姑娘。
馬姑娘晚年嘗到的欣喜遠不止是這些。
1991年,先燕云采訪褚時健時,準備寫他的情感生活,馬靜芬覺得這太難,她說:我和他一起生活了幾十年,連我都不了解他的情感世界。
現(xiàn)在的馬靜芬卻絕對不會這么說。
2007,馬靜芬患直腸癌又奇跡般的痊愈后,一向?qū)ι畲志€條的褚時健開始變得瑣細。
他親自安排一日三餐,并且總是針對馬靜芬的病,為她專門準備一碗飯和一份菜。在餐桌上,他關(guān)注馬靜芬的飲食,不該吃什么,吃什么,他都及時提醒馬靜芬。
這份柔情,她受之坦然。
每每有人問她,“下輩子你還嫁給褚老嗎?,老太太總是故意賣個關(guān)子:“我偷偷和你們說,你們不要告訴他啊。”
“如果有下輩子,我還嫁給他”。
馬靜芬常說沒有褚時健就沒有她,沒有她也沒有褚時健。
可當有人問馬靜芬,“褚老愛不愛你”?
馬靜芬不答愛也不答不愛,只是說:我們看電視一看到恩恩愛愛,說我愛你你愛我,馬上就調(diào)臺了。
很多年里,他們并沒有太多溫柔相待,但每一個險灘低谷,他們一起戰(zhàn)斗,奔跑,一起并肩面對這粗糲世界…。。
始終,她共他舉起鋤頭,共他舞動鐮刀,共他揮汗如雨,共他谷滿糧倉。共他流離失所,共他中流擊水,共他重建家園。共他咬緊牙關(guān),共他風(fēng)雨度過……
共他,笑逐顏開。
他們不會詠唱對方漸衰的臉上的重重風(fēng)霜,但他們清晰知道彼此臉上每一道皺紋的來處,知道平靜的面容下都隱藏了多少悲歡創(chuàng)痛。
愛字終究是太輕,也無需訴說。
13
不僅是馬靜芬,家里的每個人都感受到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珍惜與溫情。
他尤其寵愛外孫女圓圓(任書逸),圓圓是女兒褚映群唯一的骨肉,褚映群離世時圓圓才十歲。
褚時健和馬靜芬獄中的那些年,圓圓就寄養(yǎng)在任新民家,也由此改姓任。高中時,任新民把圓圓送到國外讀書。
2008年,任書逸大學(xué)畢業(yè)后,褚時健把她和丈夫李玉鑫召喚到身邊。悉心栽培。也悉心疼惜。
她那張酷似母親的臉上,有他的思念,他的虧欠。
圓圓過生日,這個眼睛昏花素不多言的老人,一筆筆給她寫信,各種叮嚀。
她和丈夫有兩天不過去吃飯,他就一大早到他們家里,也不說話,只是坐在那等。
重外孫說想起西瓜,他就立即叫上司機,開車50多公里親自捧回西瓜。
2015年,圓圓的一兒一女,一個才四歲多,一個還不到兩周,褚時健送給他們一人一本書。
上面寫上:
“墩墩,長大成為一個男子漢。要心胸寬大,寬以待人,嚴于律己。公公祖祖:褚時健。”
“潼潼,祖祖喜歡你。要好好學(xué)習(xí),好好鍛煉身體,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褚時健。”
舔犢之情,躍然紙上。
他的兒子褚一斌,在父親聲名正盛時,不愿活在一生父親蔭庇和光環(huán)下,執(zhí)意要到國外闖蕩。家庭遭遇巨變的那幾年,褚一斌日夜憂心,卻不敢回來,幾個國家輾轉(zhuǎn)流離。
褚時健在哀牢山辛苦創(chuàng)業(yè)時,當然希望有兒子的幫助,在國外已創(chuàng)下一番基業(yè)的褚一斌卻有些猶豫。
2012年底,褚時健懇求似的對兒子說:我已經(jīng)老了,也跑不動了,你看怎么辦?
千里萬里,他還是希望兒子在自己身邊。
褚一斌深知一生不曾低頭的父親說出這句話有多么難。
褚一斌脫口說:我明白。
不久登機回國。
褚一斌三個孩子留在了新加坡,褚時健經(jīng)常給他們打電話,孩子們故意說他一口云南話聽不懂,朱總理當年到煙廠時,都鄉(xiāng)音未改的褚時健,明知孩子們調(diào)皮,卻又為他們生生憋出一口生硬的普通話。
……
很多年里,被妻子抱怨多很多次,也被兒女質(zhì)疑過于硬朗,缺少溫度的褚時健,何嘗沒有深情?
如果沒有,褚時健不會說:
“我這一生,好幾次遇著要死的坎兒,最后關(guān)頭,還是對家人的牽掛讓我選擇了生。
如果沒有深情,他不會因一個作者寫了自己的情感,就說:“你這么年輕,怎么會懂得我們。從今天起,我們就算是忘年交了。
……
只是彼時,如他自己所說的:我們這一代人,逃不掉的有一種大的責(zé)任感。
他心里更大的關(guān)懷,肩負那么大的責(zé)任,讓他把深情給了更多的人,卻也的的確確很多次的忽略了家人。
當度盡劫波,蒼發(fā)暮年,他更體會那種血肉相連親情里,樸素又篤定的溫暖與安慰。也把深沉的溫?zé)岣嗟慕o予了,和他一起掙扎,生死與共的親人。
可是,也正是這份濃厚親情讓這位一向從容老人一度有失從容。
14
自2008年,外孫女圓圓(任書逸)和丈夫李玉鑫來到哀牢山后,就負責(zé)褚橙銷售。李玉鑫認真踏實,又聰明靈活,很得褚時健賞識。
他曾公開對旁人說,等把外孫女和女婿培養(yǎng)的差不多了,就把果園交給他們。
但隨著2013年7月褚一斌回國,事情變得微妙起來。
每一個人都盡心竭力,但工作習(xí)慣和思維方式卻不一樣。
這期間理念沖撞,外人從無得知。只是,在記者問起傳承問題時,褚時健淡然笑笑:他們各自管理了一塊,這是在考他們的試。誰做的好,誰以后就接班。
可是他身邊的人都看得出,褚時健臉上很多煩躁與掙扎,常常為一些小事發(fā)火。
2015年,兩場時間很近的發(fā)布會盡顯他的無奈和兩難。
這年10月,褚一斌召開發(fā)布會,宣布和天貓商城的獨家合作。短短11天之后,李亞鑫在另一場發(fā)布會澄清,褚橙沒有和天貓獨家合作的計劃。
這兩場發(fā)布會針鋒相對,褚時健卻皆出席。一生從容的褚時健,面對至親終于有失了從容。
很多人說,這是褚家的“內(nèi)斗”,“接班人之爭”。,褚家人很快澄清,說是有分歧,但沒那么嚴重。家族里的糾葛,他們從來不愿讓外人置喙。
2018年1月17日,褚時健90歲生日那天,這一難題終落塵埃。
褚一斌出任新組建的云南褚氏果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褚時健任董事長。
他撂下了人世間給他的最后一個難題,褚時健說:我老了,很累,我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
褚時健親筆簽名的褚橙
也許他真的是累了,從此真正安享天年,90歲的他畢竟除了糖尿病,尾椎和腰椎間盤突出也變得嚴重,要扶著旁人,才能慢慢行走。
也許他只是一時感慨,90歲的他,畢竟還是思路清晰敏銳,腰板還是挺直。
但是,這些都不重要了。
你看哀牢山上漫山遍野的金黃,與生生不息的蔥郁,你看果農(nóng)們那一張張質(zhì)樸的笑臉,這已是足夠。
一根老骨頭,養(yǎng)就萬點春意思。
足夠。
16
褚時健說,他去世后,墓碑上就寫五個字:褚時健,屬牛。
想想他跌宕起伏,不曾停歇的一生,這五個字,怎么讀來,都有無限的辛酸。
也有,無限的驕傲。
他身上,有一句話幾乎被人用濫,可我也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話:人是不可以打敗的,你可以把一個人消滅,但你就是打不敗他。
你就是打不敗他。
致敬。褚先生。
來源:凈物(ID:cystyle001)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