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元宵節(別稱:上元節、天官節、春燈節、小正月、元夕,英文名:Lantern Festival)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日期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它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該節日被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元宵》 唐寅 〔明代〕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人。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2、上元夜六首·其一 崔液 〔唐代〕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3、十五夜觀燈 盧照鄰 〔唐代〕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4、正月十五夜燈 張祜 〔唐代〕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5、觀燈樂行 李商隱 〔唐代〕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6、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宋代〕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7、生查子·元夕 歐陽修 〔宋代〕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濕 一作:滿)
8、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 〔唐代〕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