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互聯網大會舉行期間,各位理事、專家、學者、網站負責人和網民代表等與會人員經過熱烈討論,一致認為,網絡空間是現實社會的延伸,所有網站和網民都應增強自律意識和底線意識,并贊同共守的“七條底線”。
一是法律法規底線。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知法、懂法、守法、護法,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互聯網是虛擬空間,有一定的隱匿性,但也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如果不遵守法律法規,互聯網就會亂成一鍋粥,成為一團亂麻。
二是社會主義制度底線。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這是歷史和人民選擇的結果。堅守社會公共秩序底線,是讓我們的生活有秩序、平穩運行的需求。
三是國家利益底線。
國家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一個公民的應為之舉。互聯網沒有國界,但網民有國界。對于那些以民主、自由的外衣試圖顛覆我政權的行為,要與之作堅決的斗爭。愛國是最基本的信仰,我們應當自覺地堅守。
四是公民合法權益底線。
公民合法權益底線是網絡世界每一個網民公平、權益必須得到保證的要求。網絡為公民合法權益維護打造了一個嶄新的平臺,我利用這個平臺,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我們也應該警惕某些人利用這個平臺維護自己的非法權益。
五是社會公共秩序底線。
網絡雖然給了個人很大的空間和自由度,但它并不是沒有任何約束的公共場所,不能認為這里沒有互相監督和道德約束,可以隨心所欲。網絡與現實是互動的,網上不道德問題不僅影響網絡的文明建設,而且會直接影響現實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所以,營造風清氣正的公共秩序,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六是道德風尚底線。
人是社會性的群體,只要有人的活動參與,就要受到人類社會各種道德倫理的約束,決不能借口網絡世界的虛擬性、匿名性、相對性而漠視或否定網絡道德。我們要努力強化網絡主體的道德責任,提高對網絡行為和網絡文化的是非鑒別力,自覺抵制不良網絡文化侵蝕;要依靠網絡主體的理性、信念和內心自覺來自律。
七是信息真實性底線。
對于信息而言,最忌諱的就是虛假信息。虛假信息跟真實信息在一起,魚目混珠、魚龍混雜,蒙蔽了人們的雙眼,影響了人們對于信息真實性的判斷。在一個傳播多元的時代,無論是政府機構、大眾媒體還是公民個人,所要做的是,共同抵制虛假有害信息、特別是惡意謠言的傳播,大力倡導真實、文明的信息交換和流通,這是互聯網時代的底線,也是人類文明持續健康向前發展的要求。
勵志人生用心分享:勵志恪守“七條底線”,是維護網絡環境安全、健康的有效途徑,在這場維護網絡健康的戰役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同樣也是受益者。網絡環境好,能夠有效的傳播正能量,對我們的生活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會給我們更多準確、向上的東西;若網絡環境虛假信息多、“霧氣大”,我們就不能夠從中看到真實的東西,那網絡的意義就變質了。為了我們能夠利用安全、健康的網絡更好的服務于我們的生活,我們就必須積極行動起來,主動參與到維護網絡“七條底線”中來,堅守底線。 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公民的合法權益,為了社會公共秩序,堅守自己、帶動他人,讓網絡信息更真實可靠,讓網絡的道德風尚充分體現出來,讓法律法規的作用滲透到網絡中去,讓我們的網絡家園更健康的成長。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