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胸有多寬廣,你的理想有多遠大,你腳下的路就有多長。下面是勵志人生小編為您帶來的高考作文必看勵志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作文必看勵志文章(一)
“只要你找準自己的賣點,抓住契機不斷地改變自我,重塑自我,你就沒有理由不成功。”
他是當地一所很有名氣的高中的高才生,因為經濟原因輟學了,之后應聘到一家小有名氣的報社當記者。但兩年后,他卻發現自己不適合當記者,也確實沒有做出什么讓人刮目相看的成績,自然成了第一個被裁員的對象。
一天,他來到一家豆漿鋪,一臉茫然地坐在餐桌前思索今后日子該怎么過……桌上的豆漿早已涼了,鋪子里也已經沒其他顧客了,但他還坐在那里。這時,開豆漿鋪的老人走過來問他:“先生,你還需要什么服務嗎?”他抬頭看了老人一眼,覺得他慈眉善目,就對老人說:“我想找個人說說話,你愿意陪我坐一會兒嗎?”老人便在他的對面坐了下來,足足聽他訴說了半個多小時后說:“我只是一個賣豆漿的,除了會制作豆漿,其他的也懂得不多,我就跟你說說這豆漿吧。豆漿原本由黃豆磨成,而磨成豆漿的黃豆其實大多是我在市場上沒賣掉的,于是我把它磨成了豆漿。一大半豆漿賣出去了,我又把剩下的豆漿做成豆腐,讓老婆拿到菜市場上去賣。那些豆腐也不可能全部賣完,于是我再把剩下的豆腐腌制成腐乳。經過多次變換,最終我把黃豆變著法子全部銷售出去了。其實,我的黃豆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沒有改變,我只是在銷售的時候讓它們改變了面目而已。”
聽了老人的話,他豁然開朗。是啊,黃豆都可以變成豆漿、豆腐、再變成腐乳,自己怎么就不知道變一變呢?此后,他曾輾轉于多個行業,當過報紙投遞員、焊機銷售員等,但他覺得那些都不是自己的理想。再后來,他也當過某文學雜志的編輯,但他同樣覺得那于自己的理想還只是打了一個擦邊球。最后,他拿起筆來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寫作。
幾十年后,他因為《修道院紀事》、《里斯本圍困史》和《盲目》等作品而享譽世界。他就是葡萄牙籍著名作家、1998年諾貝爾獎得主若澤·薩拉馬戈。
高考作文必看勵志文章(二)
他出生于德國一個普通的家庭,父親是當地一位小有名氣的鞋匠,從小到大,他穿的鞋子都是父親親手打造的。父親做鞋的技術十分精湛,做出來的鞋子不僅舒適耐穿,而且新穎別致,他穿在腳上,總能引來小朋友們羨慕的目光。小時候,父親一直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崇拜的偶像,他曾暗暗發誓,長大以后也要做一名像父親那樣的鞋匠。
可是,隨著他一天天長大,父親在他心目中的高大形象開始一點兒一點兒地泯滅。特別是當他進入中學后,發現同學的父親不是政府官員、富商,就是律師、醫生時,他心中僅存的那點兒自豪感隨之蕩然無存。他感到十分自卑,從來不去父親工作的地方玩,也從不讓父親到學校來找到,每每有同學問起他父親是做什么的時候,他要么撒謊,要么吱吱唔唔地跑開。
有一次,他與一位同學鬧了矛盾,那位同學不知從什么地方打聽到他的父親是一位鞋匠,于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指著他的鼻尖大聲地罵道:“一個臭鞋匠的兒子,有什么了不起的!以后少在我的面前裝腔作勢。”那一刻,他的自尊心受到了莫大的傷害,真恨不得能找一條地縫鉆下去。
這本來只是同學的一句戲言,而他卻當了真,并把所有的罪過都歸結到了父親的身上。那天晚上,他回到家里,憤怒地朝父親吼叫道:“你為什么不是政府官員,為什么不是富商,為什么不是律師,為什么不是醫生……社會上那么多種職業,你為什么偏偏選擇做鞋匠呢?”
聽了他的哭訴,父親沒有生氣,而是極力地寬慰他說:“孩子,鞋匠怎么了,我們不偷不搶,靠自己的雙手吃飯,有什么好自卑的?再說,無論是總統,還是平民百姓,只要他在這個世上生活,就得穿鞋。如果沒有我們這些鞋匠,那些嘲笑你的人就只能光著腳丫在大街上行走了。你可別小看做鞋這項工作,如果你做好了,大家都喜歡穿你的鞋子,那么你將成為本世紀最了不起的人。孩子,你務必記住,無論什么時候,別人可以看輕你,但你自己絕不能看輕自己。”
聽了父親的回答,他的眼前不覺一亮,是啊!全世界有60多億人口,如果有一億人穿自己做的鞋子,那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從那以后,他不再自卑,開始跟著父親認真地學習做鞋的技術,并且還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發明了七百多種與運動相關的專利產品,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雙運動鞋,第一雙冰鞋,第一雙多釘扣鞋,第一雙膠鑄足球釘鞋……當別人再次問起他父親是做什么工作的時候,他總是理直氣壯地說:“我父親是一位了不起的鞋匠。”
多年后,他成了世界上一個響當當的風云人物,他的產品成了專業運動員和普通市民追捧的時尚,他就是風靡全球的體育用品制造商阿迪達斯(adidas)的創始人阿道夫·達斯勒(AdolfAdiDassler)。從創業至今,阿迪達斯一直是行業的領跑者,產品遠銷世界150多個國家,每年的營業額達到幾十億美元,而這個奇跡的創造者就是一名鞋匠的兒子。
阿道夫·達斯勒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視自己的出生,也不要小瞧任何一種看似不起眼的職業,只要從實際出發,抓住身邊的每一次機會,你會驚奇地發現,你的心胸有多寬廣,你的理想有多遠大,你腳下的路就有多長。”
高考作文必看勵志文章(三)
“像千千萬萬人一樣,劉雙是個普通人,穿著干凈整潔的衣服,說得一口流利的北京腔。”
今年26歲的他,畢業于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北京信息學院”)。在劉雙自己眼里,其成長經歷也是平淡無奇。劉雙高中就讀于北京房山中學,成績平平。“當時自己學習成績并不是很理想,高考選學校的時候也挺糾結的。”他說,“選擇信息學院也是出于多方面的考慮,首先相比外地的學校,它離家近;其次,自己從小就對電子方面比較感興趣;最后,學院的電子專業很優秀。”
其實,劉雙的爸爸媽媽很希望他成為教師、醫生或者警察。對于兒子的這個選擇,父母表示除了支持沒有別的辦法,“大的主意他們都是讓我自己決定,這點來說父母比較尊重我。”劉雙說,他也有一個警察夢,但迫于成績不理想而不得不放棄。
但是,選擇電子專業也算是圓了劉雙另一個夢。初中時,劉雙很想報名參加少年電子技師證的興趣班,“當時報名的人并不是很多,我跟父母說自己想報,父母二話沒說就答應了。”在興趣班老師的指導下,劉雙組裝了一個收音機,“最后聽見它出聲了,我就特別高興,還頒發了一個小證書。”第一次“觸電”的成功,無疑給劉雙選擇電子專業埋下伏筆。
進入北京信息學院學習后,劉雙對電子專業的熱愛又達到另一個高度。他經常在周末約上好哥們兒馮雪去“逛街”,然而他們逛的并非商場,而是中關村的電子市場。“早上8點多我們就出門,坐上公交車40多分鐘才能到中關村,在新中發、老中發電子市場一直逛到下午三四點,中午也不吃飯,下午回到學校再找個地方吃飯。”
在電子市場里,劉雙看到任何感興趣的電子產品都要好好把玩一番,拽著店主問東問西。一次,劉雙對一個傳感器實在愛不釋手,用自己省下的零用錢買下一個,回到學校上網查資料,一通鼓搗下,終于能應用了。“并非每次都這么幸運,有的東西買回來,怎么鼓搗也不明白。”
談到當時的經歷,劉雙仍舊流露出幸福的神色,“我現在有時間也會故地重游,在里面轉上兩圈看看有沒有感興趣的物件兒,但是現在工作太忙了,有看好的東西也不買了,沒時間鼓搗了。”
20xx年,北京信息學院第一次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劉雙和另外兩位隊友劉嘉和馮雪代表學校參加比賽,最終獲得高職組電子產品設計(團體)一等獎。獲得國賽一等獎無疑成為劉雙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帶隊老師陳強談到已經畢業3年的劉雙時說:“劉雙最突出的優點是手比較靈活,做出來的東西比較美觀并且實用,學習能力和執行力也特別強,性格不錯,還有較強的合作精神。”
談到另一位帶隊老師萬冬,劉雙充滿感激,“萬冬老師對我要求特別高,要求電路1個小時必須搭出來,走線還要規整,電路和別的不一樣,只要有一點問題,就全都完了,如果想知道錯在哪里就得花費幾倍的時間去排查,比重新搭的時間還長。”
經過萬冬老師的魔鬼式訓練,劉雙學會了在快中求穩,這讓他現在還受益匪淺。“比賽過程對現在的工作影響也很大,因為現在我的工作要求也非常嚴格,不能有一點馬虎。”他說。
如今,劉雙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裝與環境工程部做衛星整體總裝技術員。剛工作時,劉雙最開始只能站在旁邊看著別人總裝,一段時間后協助別人總裝,而現在他已經成為團隊的負責人。能進入這個單位,在同學眼里,簡直就是“升天”了,因為這個單位與衛星等高科技技術打交道。
然而,工作上要求劉雙再繼續學習,20xx年,劉雙通過了中級技術工的考試,成為一名中級技術工,未來他的目標就是在20xx年通過高級技術工的考試,成為高級技術工。
劉雙自認自己是個普通人,但他說:“普通人也有絢麗的時候。”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