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篤定地認為自己是一個求平穩安逸、不愛沖不愛闖的乖乖女,注定只會做蕓蕓眾生中一張普通的面孔,因此在很多沖到最前面的機會面前猶猶豫豫,任由懶惰的本性無限擴大,不愿拼盡全力展現自己。然而,現在才深刻地懂得:只有愛拼的人,才會獲得最終的勝利。
高三第一個學期的后半段,各個學校的自主招生報名陸續開始了,我有幸獲得了人民大學和北京大學的自主招生筆試資格。然而,或許是期末考試成績出人意料地好,加之自招推薦通過,便錯誤地以為自己已經“功德圓滿”了,半只腳跨入名校了。于是在接下來的寒假,當其他同學上課、做題,為自主招生而奮斗時,我卻以逸待勞,悠閑起來,滿心想著,不用太費心去準備我應該也是差不多能通過筆試的吧!
誰知道,想著“差不多”,結果還真的就“差了一點”——我在北約和華約的考試中,分別以兩分之差與人大和北大的面試資格失之交臂。這一下,捶胸頓足,痛哭流涕,卻悔之晚矣??粗磉呁瑯訁⒓幼灾髡猩耐瑢W樂呵呵地交流著獲得了多少多少分的加分,心里真是說不出的難受,真是恨不得穿上隱形斗篷,從歡樂的眾生面前消失。
可是逃避是毫無意義的,現實雖然殘酷,但必須面對。這都是我自己懶惰所造成的惡果,沒有任何人可以怪罪。這一次失利就像一記響錘,敲碎了我的“自我滿足夢”。讓我認識到,所有的希望和幻想都是毫無意義的,與其偷偷盤算著自己是不是差不多能夠做到,遠遠不如現在就開始,著手去做、去拼、去爭取,來得實在。在這個靠實力說話的戰場上,誰偷懶,誰就注定要輸;而愛拼,才會贏。
于是,擦干了眼淚,我一個猛子扎入新一階段的學習,暗下決心:自主招生丟掉的分數,我靠裸分掙回來!
有了這樣的一股子拼勁,整個人的狀態都煥然一新。沒有了上課的漫不經心,沒有了完成作業的馬虎潦草,沒有了課間休息毫無意義的聊八卦,我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中,感覺充滿了用不完的力量。于是,在一些自主招生獲得加分的同學以為自己進了“保險箱”消極怠工的時候,我卻加足了馬力,在高三的最后一個學期,沖在了前面。
在報志愿之前,我又陷入了痛苦之中:是求穩妥報考人民大學,還是拼一把報考北京大學?從小到大,北大都是我理想中的大學,她悠久的歷史、無可取代的學術成績和寧靜的校園我已經“覬覦”了太多年。然而,現實就是,我的成績還沒有出色到可以穩穩地邁進北大,如果報考,將有一定落榜的危險。而人大呢,也是一所優秀的大學,但是于我卻沒有那么深刻的意義。
爸爸用了一系列數字來說服我報考北大,我深知他對我極高的期望,但是也感到了無比巨大的壓力,因此依然猶豫不決。最后使我下定決心的,是媽媽的一個小小的心理測試:媽媽讓我在腦海中各為人大和北大選擇一個代表性的圖片,然后分別將它們在心里拉近、放大。在我的腦海里,北大未名湖畔,垂柳之間,波光粼粼的水面倒影出博雅塔挺拔的身姿,一幅圖景清晰得如同就在眼前;而關于人大,卻只有一些模糊而跳躍的畫面。那一刻,我忽然醒悟了:是北大!已經住在我心里太久太久,她就是我一直以來暗暗努力的夢想啊,燕園就是我心心念念這么多年希望進入學習的殿堂??!沒有繼續猶豫,我在志愿表上填上了北大。我知道,這個選擇具有太多不確定性,但是,我也下定了“拼命”的決心。
于是,我在人人網上發布了一條狀態“不是孤注一擲,卻依然要拼卻性命!”
報志愿之后的一個月,我是真的拼了。沒有一日偷閑,沒有一刻不抓緊。每個周日,在其他同學利用難得的休息時間大睡懶覺之時,我已經早早地趕到了北大的自習室,埋頭開始定制這一天的學習計劃。疲憊之時,心里始終有一個信念:這一次,我決定不遺余力,這一次,絕對不能給自己留下遺憾!我要堅持奔跑,沖過終點線!
是啊,愛拼才會贏。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人,只會在沉睡中滅亡。
高三最后一個階段的拼搏,對我高考的理想發揮實在是至關重要。如果沒有拼,我或許滿足于停留在剛上高三時的十幾名,或許在最后的日子依然過得有聲有色,最后卻只能進入一個普通的大學。
拼搏的日子,是最最閃耀的日子。只有經歷拼搏,成功時才能夠體味到無與倫比的幸福與欣慰;只有經歷過拼搏,才可能收獲最終的成功!就像老師諄諄教誨的“堅持+激情”。其實我覺得這四個字概括起來,無非就是一個“拼”字。
因此,與其無所事事地估計自己能夠走多高,不如坐下來,定下你的目標,為了它去拼搏。
愛因斯坦說:“當你為自己本身之外的事情而活,就是找到了人生的真諦。”他道出了“追求”的意義,而追求的過程,本身就是拼搏的過程啊。
不要吝惜你的汗水,在年輕的時候,去拼吧!因為:拼了,我不后悔;拼了,我的人生,我做主!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