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建平縣積極探索設施農業發展新模式,通過種植結構調整和生產技術引進,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其中火龍果的試種成功,標志著建平縣設施農業發展又邁出了新步伐,為農民增收開辟了新路子。
時下正值冬季,而在萬壽街道平安地村的設施農業大棚內,正處于盛果期的火龍果卻呈現出一派生機?;瘕埞?,本名青龍果、紅龍果。原產于巴西、墨西哥等美洲熱帶沙漠地區,屬典型的熱帶水果。據了解,火龍果樹為仙人掌科的三角柱屬植物,這一水果呢,由南洋引入臺灣,再由臺灣改良,引進海南省及大陸南部廣西、廣東等地栽培。近兩年來,這種典型的熱帶水果在建平縣得到了試種成功。成為了當下建平縣又一獨具特色的設施農業產業。
據設施農業種植戶劉彩華介紹,去年4月份,在沈陽農業大學專家的幫助指導下,她一次性試種了3200株火龍果秧苗。因為定植的秧苗已有兩年生長期,所以從今年的7月份,她所試種的火龍果就已經陸續開花結果。由于火龍果的花期不同,其產果期可長達半年,預計今年春節期間會達到盛果期。劉彩華說:“能把南方的熱帶水果引入到我們北方來我感覺心里挺自豪的,終究算得上是一件創新的事。而且比其他設施農業產值要高。”由于地域性差異,這一熱帶水果在建平縣的成功栽植后,迅速吸引了消費者廣泛關注。同時因其食用性和觀賞性也備受人們喜愛,火龍果采摘園也成為了人們休閑娛樂、體驗采摘樂趣的好去處。劉彩華表示:“好多人只是吃過火龍果,而沒有看過火龍果的秧,多數人來了都要觀觀景看看秧??匆豢椿瘕埞烤故窃趺撮L出來的。”
今年劉彩華栽植的火龍果第一年產果,平均每棵秧苗能結兩個火龍果。根據目前采摘市場每斤20元至30元的價格,效益已經十分可觀?;瘕埞难砩L期為25年,每一年都要換頭才會不斷生長更新,隨著火龍果逐漸生長它的產量也會越來越高,今年一個棚產值能到4至5萬元,以后產量增加了效益也會跟著增加。其實,早在2013年,深井鎮在引導當地設施農業種植戶探索新模式,發展新品種時,就已經引進了紅心火龍果幼苗并予以推廣。該鎮火龍果種植戶許志軍整個大棚約8分地,種植火龍果1300株,培育種苗2000余株,預計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除此之外,他還成功培育出火龍果盆景,經濟效益也十分可觀?;瘕埞N植,已成為建平縣農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熱門專題: